【搣飛割凳】大衞芬查對真實的敍述

【搣飛割凳】大衞芬查對真實的敍述

《曼克》是大衞芬查第三齣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傳記類電影,前兩齣,分別是2007年的《殺謎藏》(Zodiac)和2010年的《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同樣由頭到尾,都是文戲。

撰文:月巴氏

《殺謎藏》追兇緊張

千萬不要當成《七宗罪》去看,當年不少人就是錯誤地抱住睇《七宗罪》的心態入場而大呼悶和搵笨,因為《殺謎藏》由頭到尾都沒有刺激追兇動作場面,有的,就只是針對連串真實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尾到70年代三藩市的兇案調查,真兇是誰?現實中,至今仍是懸案。電影基於原著而對真兇有預設立場,但大衞芬查真正想拍的,是積嘉倫賀(Jake Gyllenhaal)、羅拔唐尼(Robert Downey Jr.)、麥克雷法路(Mark Ruffalo)分別飾演的真實人物,怎樣被兇案影響、主導了微小的人生。一如以往,製作講究,大衞芬查更展示了自己處理文戲的功架,不靠動作,一樣緊張。講堅,我翻看了超過一百次。

《社交網絡》幕幕高潮

難度更高。《殺謎藏》尚算有一個找真兇過程作為通俗故事主線,吸引你看下去,《社交網絡》卻只集中處理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跟幾個人的恩怨。大衞芬查沿用他在《殺謎藏》處理文戲的方式去說故事,當中似乎沒有明顯高潮,但其實,由頭到尾都是高潮,配合謝西艾辛堡(Jesse Eisenberg)獨特的講對白方式,交代了一個不擅社交年輕人的孤僻孤高,在創立facebook的過程中,不惜失去友人和情人,兼得罪好多人。在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八項提名,當中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結果,卻輸了給大路而平庸的《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當堂令我無話兒。

《社交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