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香港政治和經濟的穩定程度得天獨厚,但林鄭月娥卻把香港一副好牌越打越爛,越爛越打,最大原因當然是她「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狂妄自大,最終攬炒幾代人辛苦建立的心血。一個有智慧的制度,必須是一個制度,而不是依賴單一個人,才可針對問題,提供自我挽回的修正機制,不過這位已被美國制裁的特首,今天已再無包袱,窮得只剩下獻媚,因為那已經是她最後可走的一條路。
就抗疫為例,明明是頭等大事,人命悠關,林鄭仍然執迷不悟玩權術,把要求封關的醫護視為異見分子、把香港人自發戴口罩變成自己功勞、把復星和BioNTech疫苗偷換概念成輝瑞,可恥之極。
拉近一點去看,政府內部並非沒有「良心」,抑制那些企圖「瞞天過海」的言論和政策出街,但現實卻是殘酷的,諫臣難有好下場。
林鄭總是貪勝不知輸,頑固不化,再有良心的公務員最終也會灰心,惟有離開政府名節保身,所以近年也爆發高級公務員逃亡潮,單計本年度,辭職、轉任政府其他職系而離職共有12人,當中5人為首長級,情況之壞路人皆知。
事實上好領袖的本質,是要願意分享成果和榮譽,肯定別人努力和付出,香港首長做不到,但諾貝爾醫學獎得主Michael Houghton卻做得到。
他在領取諾貝爾獎時,一口氣列出兩位同僚朱桂霖和郭勁宏教授的名字,極力讓世界知道同僚在團隊的貢獻。
而正正因為這份無私精神,他打動到李嘉誠,認同其無私的本心,也促成朱桂霖和郭勁宏獲贈跟Houghton所獲諾貝爾獎獎金等值的38萬美元,以示支持。
再回看香港,藍營爆發內訌,一班打手、權貴喉舌劍指林鄭,斥責她百般不是,也或許算是一種迹象,「在野黨」正蠢蠢欲動,大力否定她這種自我中心的政治路線,要搞香港再出發。
十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