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腦殘藍第一健筆屈穎妍小姐,近日寫了一篇表面罵市長,疑似講人話的潮文,叫〈我不是建制派〉,馬上震驚二百萬黃絲,更有網友口花花稱她為「再世郭沫若」,瞬間令我的白眼翻到落腳跟。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要評論屈穎妍,還是讓專業的來。我作為「中立深深藍」,只好當仁不讓。
屈小姐不是「建制派」,使__你講咩?由始至終,特區只有朝秦暮楚、唯唯諾諾的「舔共派」,從來沒所謂「建制派」。屈穎妍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就是個不學無術專寫爛文,殘害全球樹木的舔共派寫手,自然不是什麼「建制派」。她唯一強項,是文筆比蘇哲安之流的學棍淺白生動,可以愚民同樂,所以除了潘麗瓊能偶然挑戰她外,「腦殘藍第一健筆」席位向來穩如泰山。
那篇〈我不是建制派〉,最廣受黃絲傳頌的幾句話,是屈小姐坦承自己撐錯林鄭:「三年下來,我證實自己錯了,見微知著,一個領袖如果不懂民情可以有幾大鑊,我們都領略透了。我不介意打倒昨日的我,人本來就該一直修正,知錯能改,才有進步。」然而她究竟反對林鄭什麼呢?
屈穎妍責罵林鄭的,不是她包庇警暴導致去年社會動盪、不是她無止境的浪費公帑金屋藏「佳」、不是她施政無方引「國安法」入關⋯⋯以上這些大是大非,屈穎妍從來不置一詞;健筆怪罪市長的,只是政府抗疫不力,阻人搵食。眾所週知,「阻人搵食」是藍絲第一大忌,而林鄭今年卻無差別阻人搵食,唯利是圖的低端藍絲,自然怨聲載道。
平情而論,屈穎妍的忠實讀者決不是無腦的,只是腦袋位置天生比較尷尬,導致他們對「搵食」特別敏感:沒飯吃,就沒有排泄物;沒有排泄物,那位置的腦袋就沒飯吃了。面對這類群眾,試問屈小姐怎可能維護市長呢?我明白的。更何況她不認識林鄭,卻認識被林鄭暗諷為「避難」的蘋果廣告統計員,在公在私,也很應該炮轟一下林鄭。黃絲驚訝什麼?
又有人猜測,也許是紫荊黨橫空出世,觸發屈小姐身分危機,驅使她趕快跟「舊建制」割席。我覺得想太多了。為了客觀分析,我冒着殘害大腦、玷污雙眼的風險,檢視屈小姐舊作,發現自從林鄭以斷水流大師兄「在座咁多位都係垃圾」口吻,嘲諷歷任前特首開始,屈小姐已連珠炮發針對鄭市長,只是一直引不起黃絲注意。
比如說,十月二十日〈期待特首的狠心腸〉,屈小姐批評政府防疫「畏首畏尾」、「進退失據」,又暗串林鄭「打咀炮」;十一月廿六日〈聽聽百姓怎麼說……〉,居然直接罵政府官員「懶」(不要忘記鄭市長出名「勤力」),更引述不知名「百姓」說:「你哋唔好做官啦,開舖頭賣海鮮啦,舖頭名都幫你諗埋:港英漁業。」可見屈穎妍罵市長笑政府,不是新聞,黃絲不必大驚小怪。
退一萬步,就假設屈小姐有意向紫荊黨投誠,以她的水平,恐怕也難入這些海歸紫薯拉絲的法眼。屈穎妍十二月八日的〈我的君主?誰的皇上?〉,完美展示了她的愚昧無知。她批評今天香港的法庭上,律師仍舊用「My Lord」稱呼法官,大有問題,因為「My Lord」即是「我的君主閣下」(這是她的譯法),但「香港已告別了『我王萬歲』的殖民歲月,何來君主?哪來皇上?」,結論是「君主閣下」透露了「骨子裏潛藏的奴性」。
「Lord」這個字,現在多指基督教的「上主」(並非「君主」),在英國則一般指法官、主教和貴族。英國人敬稱有套規矩:你見到公爵,要稱呼他「Your Grace」,即「公爵大人」(屈小姐也許以為要譯成「你的恩典」);見到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則稱呼為「Lord」;稱法官為「My Lord」,正確中譯即「法官大人」。以上稱呼只是敬語,沒一個與「皇上君主」有關。
不懂英文卻信口雌黃,穿鑿附會,批評律師「奴性」,屈小姐的文字爛到這個點,相信紫荊黨也會恥笑你。黃絲與其幻想屈小姐講人話,倒不如留意她講笑話,至少能笑一笑,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