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為遏止全球增溫的《巴黎協定》簽署五周年,多國領袖出席由英國、法國和聯合國主持的「氣候雄心峯會」,宣佈最新和更進取的應對氣候改變承諾。
峯會經網上直播進行,除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大國領袖有份出席,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印度等近年飽受氣候變化摧殘的國家都積極參與,美國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等商界人物也有發言,但三個碳排放大國澳洲、巴西和南非卻未有出席。
《巴黎協定》獲全球大部份國家簽署,目標是維持全球增溫不高於工業年代前的2℃,並致力限制於1.5℃。協定又設漸進機制,要求締約方每五年提交名為「國家自定貢獻」(NDC)的最新減排計劃。
減排工作上走得較前的歐盟前日公佈最新的環保目標,27個成員國經馬拉松式會議後通過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少至少55%,過程中捷克和匈牙利等較依賴化石燃料的東歐國家曾極力反對,但最終都願意妥協。英國首相約翰遜也宣佈政府終止資助海外的化石燃料項目,改為支持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計劃。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則宣佈2023年起再提高碳稅。然而,部份國家的減排工作仍較保守,如澳洲和波蘭未承諾到2050年達致碳中和,美國更退出了《巴黎協定》,總統推定當選人拜登承諾上任後會重新加入。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