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爸爸之後,心態和想法多少有點改變;小怪獸們還在食奶和扭眼瞓之中掙扎,我竟開始想像他們的未來。
當今世道,香港人活得不容易。從時政到民生,平民百姓如我,都只能咬緊牙關撐下去;不放棄,彷彿成為真香港人餘下不多可在自身控制範圍以內的事情。說來見笑,回想我的人生,卻是由無數次半途而廢組成。每一個人都曾經對未來有憧憬。「我大個咗之後要做……!」,幾乎是孩提時代的必喊口號。口號掛在嘴邊,長大後能實現兒時夢想的,沒有幾個;「我大個之後要成為運動員!」,這是我當年的「口號」。
小學開始習泳,開始參加比賽前,竟然有點成績,就被安排接受更專業的訓練。專業是嚴格的同義詞,晨操晚練太辛苦,加上遇上瓶頸,時間久久沒有進步,慢慢,我放棄了;初中開始迷上籃球,和同學一同到街場跟隊很快樂,到後來入選校隊,再出外參加一些較認真的球隊也亦興致勃勃。我以為這次真的找到自己的志趣,找到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了。可是到再長大一點,志趣敵不過現實,在籃球和升學就業之間,我只能合符必然期望地選擇後者。
如今回想,也不是沒有遺憾的。相比沒有當上運動員之外,我其實更痛恨自己的窩囊;我沒有為自己的夢想盡過全力,我不夠忠於自己。
我時常說,男人未過三十,有許多事情未夠成熟體會。那段歲月亦非全無得着,至少緊記着這份遺憾,到人生的比賽由球場移師生活之後,我就知道自己再沒有半途而廢的權利。成熟與否和年齡無關,卻與經歷互相牽連。好些事情,不用故意去學,生活自會教懂你;結婚進行曲響起,你要把家庭的責任擺在肩膀上、小孩呱呱落地,就要將一個小生命好好照顧。當看到小孩們以純真的目光凝望着我再騎騎大笑時,我就真切感受到,啊!我成為人家的爸爸了,也再沒藉口說自己未成熟。人生的比賽,我們沒有中途放棄的資格。沒人能預知未來,但我希望有天能用自身經歷教導小孩,無論遇上任何困難都好,不要半途而廢,撐下去。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
周日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