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語:疫境靠堅持掃走退意 卓婷奮鬥「籃」圖

一周人語:疫境靠堅持掃走退意 
卓婷奮鬥「籃」圖

2020年踏入尾聲,惟武漢肺炎仍籠罩香港,本地體壇因第四波疫情再次停擺,運動員要適應新常態非易事。卓婷坦承這一年對自己是個挑戰,這位31歲女籃icon更一度萌生「應否退下來」的念頭。不過,現職體育老師的卓婷在迷茫後已重燃鬥志,更鼓勵學生:「你找到目標就會推進自己,變得更好。」

記者、攝影:許嘉明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球場因疫情封閉,聯賽重開遙遙無期,卓婷說起過去數月只能在家訓練也覺糾結,並指心情像過車山一樣高低起伏:「有時很興奮一日做幾組練習,但有時很頹,不知為何要漫無目的練習,過程我覺得很辛苦。」卓婷坦言從學打籃球開始,從未試過經歷像今年的空窗期,接近一年未能比賽令自己迷茫:「工商盃又好,其他比賽又好,不知何時重開,變得迷惘。反思去到這個年紀應否繼續打波?是否是時候退下?」

運動員生涯有限,隨年齡漸長,加上傷患,令卓婷開始質疑自己,有感球員生涯已在倒數,但她笑言只要認清目標也很快想通:「當你繼續練習,又發覺不太差,都可以多打數年。」 新季女甲將為均安效力的她,表示不論球隊或新隊友都對自己有期望,因此希望盡快融入,打出水準。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首位港女將挑戰WCBA選秀

現時任教獻主會聖母院書院的卓婷,坦言在2003年經歷學界賽因「沙士」取消,因此或多或少了解學生們今年因疫情未能比賽的失望:「究竟我應該繼續堅持打球嗎?練得這麼辛苦,但最後不能比賽,有機會減低熱誠。」不過自幼好動的她笑言,玩過排球、欖球、田徑、乒乓等運動,但對籃球情有獨鍾,只因這顆橘色皮球讓她找到目標:「籃球是平民化運動,落街場就可以打,你會認識很多朋友,發現原來很多人都很強。」從街場起步到入選青年軍、甲組,甚至現時成為港隊常客,卓婷不曾自滿,亦不斷定下目標:「你找到目標,就會令你推進自己,變得更好。」

學界三大賽、大專盃及成龍盃,卓婷成為首名盡攬學界錦標的女將;當她轉戰女甲,也在12個季內為福建拿下7個聯賽總冠軍及10奪銀牌。在香港贏盡冠軍,卓婷不禁把目光放遠,成為近年首名挑戰WCBA的香港女將。提到2015年參加選秀,卓婷直言準備了半年,當時從中大畢業並成為老師,她維持每日訓練三課的同時,亦要平衡工作及球會練習。雖然未能中選,但回想這段時光卓婷仍堅信值得:「我想向大家證明其實香港都有好球員。」

五年前落選令卓婷發現不足,矢志捲土重來。可惜外闖機會非常有,卓婷待去年才能再次挑戰WCBA。她在去年夥拍李祉均、王家怡及陳偉萍在加拿大贏得Red Bull三人籃球總決賽女子組亞軍後,又獨自來到中國甘肅,隨天津榮鋼參加全國女子籃球錦標賽甘肅定西區賽事。這次準備倉促,加上傷患未癒,卓婷最終也未能如願登上WCBA舞台。不過,這名港將笑言追夢過程得着甚多,結果倒是其次:「即使失敗,我都沒後悔。」她盼透過自身經歷,鼓勵後輩嘗試:「其實香港只有業餘也不緊要,可嘗試去外地打職業聯賽。」

賽而優則教灌輸正確觀念

用盡全力追夢,縱使結果未如理想,卓婷也無悔。近年也漸把精力放到教學上,她笑言從球場上學到的態度,放到工作上同樣適用:「做老師要有責任感,一定要備課及用心,學生才會聽你講。」卓婷坦承小時候未想過會成為教師,但球壇有不少師姐及教練投身教育界,也令她慢慢以此為目標。她續指,籃球改變了人生:「如果沒籃球我會失去目標,亦未必讀到大學及當老師。」任教獻主會聖母院書院三年,亦是該校女籃教練的卓婷笑言,希望球隊予學生家的感覺,讓她們由衷喜歡這項運動,「教女仔像湊女,要細心點。我鬧完學生,可能他們會想quit,不過事後我會主動哄他們及解釋,要令他們喜歡籃球才會繼續。」

自幼不愛上學的卓婷,當了七年教師已深明教學相長的道理。這位31歲港籃女將直言籃球改變自己,她亦盼透過運動感染學生:「不一定用籃球,我可以用其他運動感染學生,讓他們知道人生有很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