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行額大幅加碼兼固定保證年息率增至3.5厘的銀色債券,昨午截止認購,這批供年滿65歲老友記認購的3年期債券,獲得歷來最多認購金額及認購人數。政府昨晚公佈,認購金額達433億元,較目標發行額(100億元)錄得超購3.3倍,撐場參與的銀髮族約14萬,人數亦較去年高出1.4倍,當局預計最終發行額將提高至上限150億元。
銀行界表示,是次超額反應熱烈程度較預期更勁,估計每人平均分配約12手(去年最多分6手),最終分配視乎抽10手以下佔比多少;鑑於低通脹環境持續,業界相信未來一段時間,與通脹掛鈎計出來的浮息率,很難高過包底固定息率3.5厘,以銀債門檻每手1萬元計,即老友記每年收息最少350元。
是次為政府發行第5批銀債,因以往每次發行額都是30億元,故歷次認購金額及人數,從未突破過百億元及10萬人。
政府發言人公佈,根據初步認購數字,今趟認購金額為433億元,申購人數約14萬人,正式認購結果及分配比率下周五公佈;月初當局曾指每名長者最多配發100手。
上商執行副總裁兼傳統銀行業務總監陳志偉表示,市場「一早已預咗反應好」,但最終認購金額及人數創歷史高位,反應之熱烈確超出預期,以該行為例,之前有約三成無認購通脹掛鈎債(iBond)的銀髮族,都落場申請銀債,盛況可見一斑,主要原因應是保證息率由3厘增至3.5厘,發行上限150億元更是以往的5倍,「政府好鬆手疫情下支援老友記」,加上今次銀債認購期,亦沒有像iBond與螞蟻招股重叠而受到影響。
他估計長者平均獲分配約12手,具體視乎抽10手以下佔比,最終介乎11至15手,因低息環境持續,相信實際派息水平很難高過保證息率3.5厘。
身兼銀債聯席安排行的滙豐及中銀香港(2388),客戶平均每人認購達30手或以上。滙豐發言人稱,認購金額約為去年的5倍,申請宗數按年升逾1倍,平均每人申請33手。中銀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周國昌亦說,總認購金額為去年5倍,人數則是去年2倍,每人平均認購近30手,因低息環境持續,相信客戶會長期持有銀債收息。信銀國際發言人則稱,截至昨日計,客戶平均認購金額約45萬元(即45手)。
銀債與iBond最大不同處,是前者不設二手市場買賣,亦不會在交易所上市,長者若想提早套現,可向銀行或證券行以申請原價贖回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