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終於?)又見報了。12月6日他在Facebook這樣寫:「香港抗疫以來,第一宗好消息!我今早貼文之後,瘟君丈夫病逝。皇天做事,陸續有來。瘟君一路炮製瘟疫害香港人執笠失業,害小孩失學,終於禍及其家。一眾瘟君要死趁早,早死早着。」「瘟君」是陳雲對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的蔑稱。張醫生在抗疫工作上盡心盡力,甚得香港市民愛戴;喪夫之痛,大家都替她難過,只有陳雲這等涼薄之徒,才寫得出上述文字。
自武漢肺炎成為疫症以後,陳雲不斷散播「武漢肺炎只是弱感冒」的講法,說疫症是假的,嘲笑人戴口罩,還同時推銷各種有關的陰謀論。我在三月時已出文斥他「害人害物」,他看到後的回應是自鳴得意,實在無恥。
我與陳雲並無恩怨,但倒是相識的。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學習陳式太極拳,陳雲是同門,比我入門早也較年長,是師兄吧;算不得有交往,後來我到美國讀書,也就忘了此人,到多年後看到他出版的書,才記起他。既是舊相識,見到他的著作,當然好奇看了一些,在趣味上印象不錯,但又不是很impressed,而且總覺字裏行間流露了一種很subtle的「扮豬食老虎」。
我早在2012年便開始寫文章批評陳雲的政治論述,寫了好幾篇。當時香港本土派方興未艾,黃毓民和孔誥烽等力捧《香港城邦論》,我不是名人或甚麼KOL,對陳雲的批評自然沒有影響力;然而,到了今天,我比那時更加肯定自己對他的批評是對的:「讀完《香港城邦論》,我有點覺得浪費了時間,因為此書由頭到尾主要是一連串的propaganda,嚴謹的論證當然欠奉,有不少地方更完全是陳雲他老人家說了算,信不信由你,願者上釣。城邦論也許能滿足一些人的政治幻想,而對於提高香港人的本土意識和開展這方面的討論,此書也的確功不可沒,可是,若依照書中提出的路線來追求香港本土的長遠利益,恐怕會是死路一條。我不是以學術著作的要求來評價《香港城邦論》,否則此書更不堪入目。」(〈總評《香港城邦論》兼澄清孔誥烽教授之誤會〉)
此外,我還指出:「他是個講實效而不是個講理論的人。他懷有特定的政治目的,他的論述完全是為了這些目的而服務;他如此這般寫,是因為他認為這個寫法可以幫助他達到目的,而不一定是因為他要表達真正的想法。」(〈陳雲的目的和手段〉)陳雲的政治目的是甚麼,我當時不清楚。其中一個可能是他有政治任務,在搞分化,打擊香港的民主運動。另一個可能是他的出發點純粹是自利的,企圖以妖言惑眾的手法謀取影響力和權力。我現在認為是後者。
跟很多追求權力的人一樣,陳雲樂此不疲地搞個人崇拜。他於2016年參加立法會選舉(結果大敗),在論壇上被林卓廷批評他Facebook的離譜言論,他的回應是那些言論是為了「強化支持者信念」。真坦白。強化支持者信念,如果成功,這些支持者便對陳雲越來越奉若神明了。我七年多前已寫過,陳雲的一些支持者形成了一個cult,「不只支持城邦論,還崇拜陳雲,而陳雲亦有教主之姿,不時自吹自擂,甚至自我神化。這些教徒的崇拜是盲目的,無論陳雲說些甚麼,他們都支持,無論陳雲說的話如何荒謬,他們都認為有道理(或用各種方式「理解」為有道理)——真是教主放個臭屁,教徒也會說:『好香!』」(〈城邦論、城邦派、城邦教〉)陳雲的自我神化包括訴諸怪力亂神,自認有神佛之助;一路如此,橋不怕舊,最緊要受。就是評論張醫生喪夫那段卑鄙文字,也有怪力亂神的暗示:「我今早貼文之後,瘟君丈夫病逝。皇天做事,陸續有來。」
幸而陳雲的影響力已今非昔比,信眾至多只剩數千。此人其貌不揚、口齒不清,能形成一個cult,足以令人嘖嘖稱奇。無論如何,這種為了權力而謊話連篇、蠱惑人心的騙徒,假若得到強大的政治權力,便會為害人間;這樣的掌權者,套用陳雲上述那段Facebook貼文的用語,真是早死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