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去年最賣座本土電影《返校》,以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為背景,結合靈異驚慄元素,在商業電影的框架上側寫高壓統治下以言入罪,人人自危的惶恐,叫好叫座。台灣公共電視與Netflix乘勝追擊,推出的劇集版《返校》保留了電影版的角色設定,一樣以60年代的翠華中學為背景。電影版的標語「你是忘記了?還是不敢想起來?」,劇集版就變成「你是回來了?還是不曾離開過?」,說的正是劇集版中加強的靈異戲碼。不曾離開過的,是韓寧飾演的鬼魂學姊方芮欣。
撰文:宣柏健
劇集版《返校》將故事延伸拍成全長八集,上星期六首播,每星期播出兩集。電視劇把電影版中的60年代時空拉闊,加入1999年的時空,與1969年的威權年代兩相觀照,擴充懸念,輪迴的記憶,在壓抑30年後破土而出,讓1969年的往事逐漸浮面。劇集版節奏明快,頭幾分鐘已交代翠華中學師生因組織讀書會被捕,疑是告密者的方芮欣在校內墮樓身亡,因而令校園鬧鬼之說不脛而走。校方曾多次舉行法會,但似乎也未能超渡亡魂,怨靈未得安慰,更因1999年轉校生、李玲葦飾演的劉芸香誤闖禁地,遇上被封印的方芮欣鬼魂,揭開被塵封多年的真相。
跨代學姊學妹的人鬼搭檔,增加了劇集的詭秘氣氛,頭兩集已織出陰冷主調。劉芸香的同班同學程文亮,由黃冠智飾演,出身道士世家,也是城隍廟的第五代傳人,有降妖伏魔的能力,角色設定側寫台灣民間信仰,讓劇集增添不少台灣鬼片常見的捉鬼鋪排。
《返校》電影版由原著遊戲改編,劇集版由莊翔安、蘇奕瑄、劉易分別執導不同集數,並按個人擅長的部份分工。劇集版和電影版各自表述,劇集版由於加入了1999年的時空,凸顯了30年前後台灣校園及社會氣氛的變遷。在步入民主化並不斷發展的年代中,重訪威權年代的血淚過去,帶出的是角色如何在時代轉變下尋回面對真相的勇氣。《返校》帶觀眾回到「舉報匪諜,人人有責」的白色恐怖年代,不難令人想起台灣名導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於1991年上映即成話題,仍是少年的張震飾演的中學生小四,經歷成長的跌碰,父親卻因不肯與上司同流合污而遭政治迫害。小四面對升學壓力及高壓的社會氛圍,在反抗與痛苦中遊走。片中的學校也和《返校》中的翠華中學一樣,壓制學生思考,扼殺自由意志。電影贏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原著劇本獎項,也揚威東京影展等多個外國影展。 《返校》的藝術成就當然不能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相提並論,但電影及電視劇成功以商業元素包裝,同時讓年輕觀眾認識一段他們未曾經歷過的黑暗過去,體會自由的可貴,也屬難得。
《返校》劇集版融會大量台灣民間信仰元素,當中城隍廟也是學校以外的重要場景。
劇集在桃園、苗栗、台南等地拍攝,劇中的金鸞鄉位處深山,而台灣一般的城隍廟多在水域附近,因此劇組也花了不少氣力,找遍幾乎全台灣,才在苗栗山區找到劇中出現的城隍廟。劇組工作人員也按台灣民間習俗,徵求城隍爺的同意才進行拍攝,聖杯隨後更有晃動現象,令台前幕後稱奇。
台灣近年影視市場復興,實力新人演員輩出。《返校》電影版捧紅女主角王淨,電視劇版也找來多位新演員上陣,帶動話題。
金鐘獎視帝資深演員姚淳耀(圖),飾演1999年的老師沈華,對教學充滿熱誠,希望改變翠華中學的保守校風。
姚淳耀早在2006年演出短片出道,曾演出多部由導演陳駿霖及鄭文堂的作品,包括陳駿霖執導的《一頁台北》及《明天記得愛上我》,以及鄭文堂執導的劇集《燦爛時光》、《奇蹟的女兒》及《鏡子森林》等。近期他在鄭有傑執導的《親愛的房客》中飾演莫子儀的同志情人,雖然戲份不多,但情感真摯自然,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韓寧扮演方芮欣,台灣影壇向來愛以桂綸鎂為氣質指標,方芮欣被稱為「小桂綸鎂」。編導認為韓寧具清新氣質,在劇中她飾演的是無法離開校園的30年冤魂,大部份時間都是以表情帶動情緒。製作人更盛讚她的延伸夠兇狠。
25歲韓寧在名校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中畢業,其後在陽明大學主修牙醫,她本身是舞者及模特兒,更曾為桂綸鎂當舞蹈及形體指導,難怪令人將她和桂綸鎂聯想。
李玲葦飾演1999年學妹劉芸香,贏得角色全因製作人認為她有驚人的意志。她的角色在劇集後段會有多番轉折,情緒起伏極大。
今年23歲的李玲葦就讀華岡藝校,早已具備豐富的舞台演出經驗,更曾主演音樂劇《我的上海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