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或進入地震周期

台北或進入地震周期

台灣宜蘭外海前晚9時19分發生黎克特制6.7級強震,之後錄得12次餘震,於13小時內連震13次。有地震專家警告,台灣東北部海域隱沒板塊的內部型地震,每百年有一次循環,1909年台北也發生類似的地震,「要注意台北可能快輪到」。中央氣象局認為,以文獻推斷大地震發生缺科學根據,認為學者意見「只作為參考」。

13小時內連震13次

宜蘭外海前晚6.7級強震,全台均有震感。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昨稱,6.7級主震發生後,共發生3次4級以上餘震,分別是4.8級、4.1級及5.6級9次4級以下餘震,他又指,餘震這麼多不算常見,不排除未來1至2周仍可能發生4級以上餘震。

而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教授李錫堤指,此次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從花蓮外海隱沒到歐亞板塊底下,稱作隱沒板塊內部型地震,越往北越深,到宜蘭、台北深度就達70、80公里。他又指,1909年台北曾發生類似的大型板塊隱沒型地震的地震,規模達7.3級,震央位於新北市中和區。他認為,這種地震的周期百年一次,今年距離上次台北大地震已經111年,並呼籲台北、宜蘭民眾留意,可能會出現5級以上地震。陳國昌昨就此回應表示,以久遠文獻推斷大地震發生比較沒有科學根據,但這樣的提醒是好的。民眾不需太過擔心,還是平常做好防震準備為宜。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