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制裁中資企業的衝擊陸續浮現,最新是21間受制裁中資股遭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搣柴」,從其股債指數中剔除,程序是在12月21日開市前,先有10家中國公司的證券將被視為不符合股票指數資格,而標普大通指數也將在1月1日開市前,將另外11隻股票從其固定收益指數中剔除。中芯(981)是其中一隻受影響的股份,昨收報22.25元,無升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發佈會上回應事件,指這是美國以國家力量及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事例,並指此舉最終會證明不符美國利益。
中資股陷於失去國際指數成份股地位的危機,觸發點是美國政府在11月頒佈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企及個人投資由中國解放軍擁有或控制的企業,當時已有31間中資企業中招,包括中國電信(728)、中國移動(941)、海康威視和熊貓電子集團等,多間企業和其子公司在中港均有上市,許多美國人所買的基金中亦涵蓋這些股票。華府上周新增4間中資至黑名單,包括中海油(883)母公司和中芯。
而且,上周已有其他國際指數對被制裁的中資股「搣柴」,富時羅素已公佈在富時環球股票指數系列(GEIS)、富時中國A股全盤指數系列,剔除8家中國企業,包括中交建(1800)、中車(1766)、中鐵建(1186)等。
彭博引述Gibson, Dunn & Crutcher的數據報道,特朗普就任以來推出逾3,900次不同的制裁行動,平均每日3宗,破了華府紀錄,制裁對象遍及盟友、對手和敵人,美國財政部制裁部門前高級顧問Adam Smith表示,從未見過一個政府看上去如此協調兼創造性地,使用這些多樣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