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螢幕前湧現各種廚神,但大多雞手鴨腳扮專家,睇見就沮喪,上網發現騰訊視頻的紀錄片《向著宵夜的方向》,見到一班真正高手顯功夫,竟覺得出奇地治癒。
片集每一段約八分鐘,介紹中國各地的隱世消夜小店,賣的美食便宜得來甚有中國特色,例如青海西寧的炕鍋羊扒、陝西咸陽的酸辣肚絲湯及浙江杭州的椒鹽瀨尿蝦等,有其他很多不但未食過,連聽都未聽過。節目亦請老闆親自示範如何製作食品,看得令人大開眼界也垂涎三尺。
各老闆雖然各據山頭成一方霸主,但畢竟是小店,造型當然不會是Jamie Oliver,個個看來都像星爺電影中的八両金,有個更帶着金錶斬羊肉。但由於始終貨真價實做生意,烹調功夫都實而不華,當中處理食物,就最着重不可取代的鮮味,有老闆為保持品質凌晨5時採購完,直踩到下午1時睡三小時又開工,刻苦到你不得不佩服。
節目亦透過訪問食客,形容各種食物的美味,也帶出低下階層的城市生活,其中更解開了我一直的疑惑,就是究竟內地𠵱家有幾錢人工。有深圳華強北送外賣的電單車手,透露一個月入息有萬二,而他所吃的奇味雞煲就賣68元,可以計得出,物質上生活水平應該不錯,難怪林病都叫人去大灣區發展了。
然後搜尋資源,因好奇看了新劇集版《鹿鼎記》,發現有銳意創新。有別於由梁朝偉版本開始的輕鬆搞笑路線,今次演韋小寶的張一山,陰沉猙獰得多,氣氛也刻意認真嚴肅,其實政治上十分正確,畢竟韋小寶本來是販夫走卒,混入朝廷然後升大官,更做埋反勢力天地會的卧底,是沒有可能像朝偉般英俊風趣,而張一山北京出生,演官場中人是更順眼。
不過有時政治正確,未必一定對,《鹿鼎記》雖然講的是北京朝廷,連載時作者金庸已在香港辦報,寫社評更在海峽兩岸的政壇上有影響力,其後他不但與蔣經國會面,亦有單獨會見鄧小平,韋小寶那種遊走各方勢力,識轉彎又碰巧可以影響權力核心的身份,或多或少反映香港在國際間的地位,所以反而由港人演繹更傳神。韋小寶運氣高逢凶化吉,最終更能力保原則,希望香港也是一樣。天佑香港。
撰文:翁可人
本欄逢周五刊出
酷愛煲劇睇戲,冷門熱門乜都殺,小說《師戀高校》及《87年12歲條女失咗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