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次麗晶花園第六座被指為2003年沙士淘大翻版,引起居民恐慌。2003年沙士襲港,3月下旬淘大花園爆疫,不足一個月內,淘大花園共有321宗確診,超過四成個案在E座發生,有107人感染,當中大部份住在E座七號和八號室垂直排列的單位。淘大其他大廈亦有多宗確診。
面對沙士疫情迅速擴散,港府緊急宣佈,發出歷來首個「隔離令」,把淘大花園E座整幢封鎖,住客須隔離10天,700多名E座居民被強制送進隔離營檢疫。後來淘大花園經全面消毒,居民才可重返家園。
沙士疫情過後,港府及世衞分別就淘大花園爆疫展開調查,兩個調查結果均顯示,事件是由於多項環境及衞生因素不幸地同時出現而造成,其中有單位廁所水渠出現裂縫,令排污渠水流減慢,助長病毒飛沫在渠內流動;多個單位的U形聚水器長期乾涸,令聚水器喪失阻隔來自排污渠的飛沫的功能,當浴室門關上時,開動抽氣扇,可能會將飛沫從排污渠抽進浴室內,再帶到天井,並經由打開的窗戶隨氣流飄進其他單位,形成「煙囪效應」播毒。
為防止再發生同類事件,政府制定指引,教育市民定期為U形聚水器注水,保持隔氣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