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一套健全可信的銀行系統尤關重要。經歷過上年的反修例運動,一條《逃犯條例》已令不少商界人士對在港投資卻步,因為這條模稜兩可的法例,的確會令營商自由受到衝擊。誰知《逃犯條例》雖然最終撤回,但迎來的是更惡劣的環境,今時今日的銀行系統,是否真的如此安全,筆者真的有所商榷。
日前,警方以涉嫌觸犯國安法為由,向銀行要求凍結許智峯及其家人的銀行戶口,但卻於不足24小時內,先解凍相關戶口,又再次凍結。此舉確實嚴重削弱香港的銀行體系穩定性,香港之所以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作為中國進出口的南大門,穩定的銀行體系佔了很大功勞。筆者作為營商者,之所以可以安心以香港為基地,與世界各地洽談商機,都是全靠安全穩定的銀行體系。試問如果一個地方的銀行體系不穩定,戶口可以隨時被當地政府凍結查封,又怎會有人選擇於當地投資營商?
今次警方以國家安全為由,就將許智峯及其家人的銀行戶口凍結,驟眼看來,好像沒有影響銀行體系的穩定性。筆者亦不推測其動機有否政治成份。筆者想強調的是,銀行方面於24小時內兩度凍結客戶戶口,但沒有合理解釋,此舉的確大大打擊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尤其涉事銀行為國際級銀行,世界各地都有其網絡,故筆者認為銀行應有更嚴謹的程序,而不是好像很兒戲地,可以隨時凍結又隨時解凍,這樣會令更多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卻步,屆時香港就真的可以如林鄭所願「擁抱大灣區」。
其實香港目前已有足夠對營商資金來源的監管,銀行亦有相關法規跟從,例如《銀行業條例》及《打擊洗錢條例》。另外,公司秘書、會計審計都需要接受政府部門的監管,可見香港絕對有足夠渠道及程序處理不明的資金來源,而不是如此兒戲地凍結銀行戶口。另外,每個營商者開設公司戶口時,都需經一個嚴謹的審批程序,例如查冊等,故如果銀行如此兒戲地凍結客戶戶口,的確會令營商者失去信心,誰知自己會否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筆者明白如果為了打擊洗黑錢罪行而凍結戶口,是無可厚非,但現時大眾的關注是銀行有責任公開凍結戶口的清晰準則,及整個執行程序,令外界釋疑。如果外界都對得來不易的銀行體系失去信心,這就真的是營商者的寒冬,香港必然會失去國際港地位。過去一年,香港的中小企面對疫情,營運已水深火熱,不少商界已對政府資助不存厚望,寧願自救自強,但如果連僅存的穩定銀行體系都被破壞至體無完膚,那就真的敲響營商者的警鐘。
溫仲然
公民黨執委、中小企業國際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