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在美國時間8日通過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重申將協助台灣維持足夠防衞能力,確定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防禦能力,減低中國影響力。法案目前已送到參議院,將於本周表決,料將獲通過,但外界相信法案內細節具爭議,特朗普未必立即簽署通過。
美國眾議院8日傍晚以335票贊成、78票反對,通過2021年共識版國防授權法案(NDAA FY21),涉及超過7,000億美元(約5.4萬億港元)的美國國防預算。法案內容涉及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政策。法案與台灣有關的部份主要在1260條以及9724條,內容包括確認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台關係基石、對台軍售、美台醫療安全夥伴關係等。
除支持台灣外,國防授權法案中也確定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旗艦新計劃,強化美國在印太區域防禦態勢、能力和結盟,並提供增加攻擊潛艇資金。法案也制訂多項制止中國惡意行為的條款,包括避免中國取得敏感國防知識產權、技術和數據。該法案涉及內地及香港的內容,其中包括識別及制裁損害《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的海外人士,防止內地取得敏感國防知識產權和技術,並禁止向香港警方出口部份軍事物資和服務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滿意目前的國防授權法案,他希望廢除「通訊端正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特朗普揚言:「若允許該法存在,我們的國家永遠不會安全」,表明只要通訊端正法存在,他會否決法案。通訊端正法在1996年通過,可讓網絡平台經營商對於他人侵權資訊或不當內容得以免責,並允許進行內容審查。在今次總統大選,特朗普飽受社交媒體貼上警告和事實核查標籤。種族問題亦是關注之一,法案要求,如果軍事基地以內戰時期支持奴隸制的南方邦聯將領命名,當局要為基地改名,特朗普和保守派表明反對。
目前通訊端正法仍在國防授權法案內,根據美國憲法,若總統行使否決權退回法案,若參眾兩院重新表決,並均以三分之二絕對多數通過法案,就能推翻總統否決權。在196位共和黨眾議員中,現時只有40位投下反對票。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