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說穿了都是一盤生意,由聯盟到各隊如何去營運,盡力去賺取最多的金錢,當中每隊的價值,吸引球星能力也受客觀環境限制,強如新季爭取衞冕的湖人,或爛如紐約人,不論成績好壞,總有能力吸引到球星加盟。但小城市球會要生存,難。
上季總決賽兩隊,湖人與熱火分別是來自大城市洛杉磯與邁阿密,要數最近一支小城市球隊勇奪總冠軍,已是2016年的騎士與2014年的馬刺。大城市球隊更具競爭力毋庸置疑,紐約人歷來僅贏過兩次總冠軍,最近1次已是1973年,但這支球隊經常成為市場價值最高的NBA球會,有龐大市場支持、在公眾曝光率高、吸金力強的情況下,就算成績欠佳,依然有球星願意加盟,始終大城市球隊有能力為新兵開出極高薪合約,球隊就算超過薪酬上限,亦有能力支付奢侈稅。
小球會經營艱難,像馬刺能在1999年起15年內5奪總冠軍,背後原因要配合許多因素:由出色教練帶領,招攬到忠心務實的好球員,要複製這成就不是容易。木狼位於苦寒之地明尼蘇達,雖然近十多年裏曾取得好成績,但未能留住好球員正是小球會經常遇上的慘況。今時今日,球員更趨向選擇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展開新旅程,等待可回復自由身掌握話事權,目的地往往是以大城市為主;而不是以往球員更傾向從一而終。
文: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