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跌幅收窄 貿發局:最壞已過

港出口跌幅收窄 貿發局:最壞已過

【本報訊】疫情橫行,本港出口大受打擊,至近月終現曙光。貿發局表示,今年首10個月香港出口貨值按年跌3.7%,不過較上半年跌7%至8%有所收窄,貿發局向上修訂本港今年出口預測,收縮幅度由原先的10%收窄至3%,稱最壞情況已過去,但強調不會V形反彈。

按主要市場計,首10個月出口貨值中只有中國按年增長3.4%,其餘日本、美國和歐盟均分別按年下跌11.9%、17.9%和12.1%。按行業計,電子產品佔整體出口七成,按年增長1.8%,其餘服裝、珠寶、鐘錶、玩具和家用電器均按年跌13.8%至35%不等。

「不會V形反彈」

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本港爆發第四波疫情未必影響出口前景,因為現時物流影響已經消退,疫情亦帶動出口電子及新興醫療產品的貿易。而基於低基數效應,受惠中國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復蘇等因素,他預測明年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升5%,「最壞情況已經過去」,但不會V形反彈,明年定單價格仍會受壓,認為最快要到2022年才有機會重回2018年中美貿易戰前的水平。關又稱,現時雖然香港出產至美國的產品需標示為中國製造,但因本地輸往美國的貨品中僅1%是香港製造,所以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