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將港版國安法倉猝立法責任推卸給港人,指港人反對23條立法、又否決政改,結果令國安法未有充份討論就立法,反指要問那些港人,為何多年來對抗內地及國家安全相關立法,她又表明不關心後世對她有何評價,但又說望人們記得她是為港人的特首。
盛傳林鄭下周上京述職,按過往慣例料會獲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接見,她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也擺出不示弱態度,她被問到港版國安法倉卒立法責任時,卻指摘港人2003年反對23條立法、2015年再否決政改,「如果你問我,為甚麼我們沒有進行充份討論,我便要問那些人,為甚麼多年來對抗與內地、國家安全相關的工作」。當記者質疑林鄭說法很多人不會認同,林鄭又再反問,一個國家怎能容忍部份領土不受國安法保護,「這是不能置信的。」她又稱香港經過一年動盪,在國安法下回復穩定,在中央祝福下,香港將有更好發展。最後她被問到希望後世對她有何評價,林鄭表示並不關心,但又說希望人們記得她是為香港人民的特首。
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形容,林鄭近期確如她所言「信心返晒嚟」,惟社會上反對聲音未有減少,「只係佢用嘅方法,就係否定大多數呢啲反對佢嘅意見,推晒責任畀市民,維持自己心理平衡」。又指所謂回復平靜穩定,「只係大家暫時唔出聲」,相信港人不會記得她是「為香港人民的特首」,而是「傷害香港人民的特首」,「佢現時表現出嚟嘅路線,只會令人擔心傷害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