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人物●體育館關閉 上街遭驅趕 跆拳女將 睡房變道場

疫下人物●體育館關閉 上街遭驅趕 
跆拳女將 睡房變道場

走進跆拳道運動員羅倩兒的房間,幾十呎的空間內鋪了地膠,盡頭放了一部健身單車,門口處還裝了一支健身單槓。自年初,體育學院、康文署運動場、體育館甚至私人練習場,都因疫情斷斷續續關閉。為了繼續練習,倩兒把睡房改造,拆掉床鋪、添置健身器材,這個勉強能容下兩人的小空間就成了她這一年來的練習場。

和很多香港年輕人一樣,這個大學未畢業的二十三歲女孩與父母同住五百餘呎的居屋,同為跆拳道運動員的女友Rainny亦會不時拜訪。蓄男仔頭、一身健康古銅膚色的倩兒是香港跆拳道史上成績最好的女將,亞運排名第五(五十三公斤級別)、首位女子跆拳道代表出戰全國運動會⋯⋯倩兒的獎盃放滿了家中的櫃子。早在一兩年前,倩兒已加緊訓練,積極備戰二〇二〇東京奧運的資格賽,可是一場疫症殺到,不但比賽取消,連運動場館亦因防止人群聚集而斷斷續續關閉。

武肺爆發,康文署運動場、體育館、甚至連體育學院也封閉。帶着無奈的心情,倩兒和Rainny改到所屬的跆拳道道館練習。儘管公共場地全封,她們以為至少還可以到自己的道館練習,怎料兩三個月前,連道館練習場也因經營困難而倒閉。於是,這對跆拳道小情侶走上街頭練習。公園、羽毛球場甚至天橋,都變成她們練習的地方。「天橋的上斜路可以練習比較多爆發力,因為我們是一邊上斜一邊踢腿。」天性樂觀的兩人本以為情況再壞,她們還是可以找到辦法、找到一丁點的訓練空間,但一次被保安員驅趕的經歷粉碎了她們最後的一絲希望。

房間狹小,但倩兒加了單槓,鍛練體能。

疫下二人改在戶外操練,倩兒曾在戶外羽毛球場跳繩,被保安指她太吵而要趕她走。

羽毛球場跳繩 「保安話我嘈」

「有一晚九點多,我戴着口罩到樓下羽毛球場跳繩,竟然有保安員來趕我走,說我跳繩很嘈吵,會騷擾到樓上住客⋯⋯那一刻我真是爆發了。我也很無奈,我也是因為無場地才要在這個硬地羽毛球場練習,我都不想的。」回想當時情況,倩兒又生氣又委屈,「我們運動員在香港還能怎樣生存呢?」Rainny嘆了口氣,「說真的,那一下的灰心不是覺得『沒關係,再想辦法吧!』,而是已經是零方法,零個場地可以練習。」

悲憤交加,倩兒不斷跟自己說一切的委屈和磨練都是為了實現夢想而承受,漸漸才能咬着牙關平復心情。但自那次之後,她們把心一橫,決定改造倩兒原來的睡房,讓兩人在家中也能練習。她們落手落腳拆了床鋪、鋪了跆拳道專用的膠墊,又加添了健身單車和單槓等器材。

羅倩兒(右)是香港跆拳道史上成績最好的女將,在雅加達亞運排名第五(53公斤級別)。港協暨奧委會圖片

非精英運動員Rainny平日需靠教班維持生計,但封場令跆拳道班全面取消。

體育館關閉,跆拳道道館倒閉,羅倩兒(左)只好到戶外訓練。

倩兒數月前將睡房改造成練習房,自己則搬進已成家立室的哥哥睡房。

堅持到底 HKG唔易對付

這個幾十呎的斗室雖小,但勉強算是五臟俱全,有操體能的設備,也有一點點的位置讓二人踢腳練習。然而房間還是太小,她們只能做最基本的動作,因為踢前多一兩步,就會撞牆撞櫃,二人搏擊等實戰訓練更是完全不可能。花了一大番工夫,卻只能做到平時三四成的訓練,但倩兒和Rainny都覺值得,「有(練習)總比冇(練習)好,我們是運動員,不練很快就會退步。」「想盡方法在這個迷你空間做自己能做的事,畢竟外面封場無法改變,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

倩兒六歲開始打跆拳道,十五歲加入港隊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房間掛滿了她這些年間到世界各地參賽的選手證。「HKG Law Sin Yi」這個身份已佔據倩兒生命的全部,不服氣是她倆在疫情最壞時仍不放棄的原因。

「我想打一次好大型的比賽,拿到成績。我覺得自己現在還未夠,所以還未到放棄的時候。不要說是八強,十六強都好呀,贏第一場都好呀,不要常常被人覺得HKG是個這麼easy的對手。」Rainny有點激動地說。

Rainny曾想過轉行,但決定堅持下去,繼續操練。

倩兒教練送贈的獎牌。

非精英零收入 考保險牌傍身

比起每月有體院資助的倩兒,非精英運動員Rainny需靠教班維持生計,但封場令跆拳道班全面取消,原來每月至少有一萬五千元收入的Rainny頓時變成幾乎零收入。這段時間,Rainny考獲保險牌、健身教練牌,又嘗試開網店賣韓國女裝幫補生計。她不是沒有想過趁疫轉行,但想了好久,還是覺得不甘心,「我亞運都未打,亞錦賽都未打,精英運動員都未做,為何要這麼快放棄呢?」於是她決定咬緊牙關,堅持多一會兒。

房間裏沒有拆走的書枱上放了一塊紀念獎牌,是上一屆亞運倩兒的師傅送她的紀念品。倩兒說,平時她會把這個獎牌放在健身單車的的遙控板上,一邊看着它一邊鍛煉,就像是看着一個目標。在這沒有比賽、沒有場地訓練的一年,運動員的路前所未有的難行。路遙遙,無止境,但這條路上有她們,還有很多不甘心、未放棄的香港運動員。

採訪:許京妮

攝影:尹彥翹、魏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