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年發表經濟自由度指數的美國傳統基金會前日發表文章指,北京實施港版國安法威脅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外資公司已開始撤離香港,國際傳媒機構也因失去新聞自由而考慮遷離。
文章提到,香港9,000間外資公司,包括1,300間美國公司的地區總部,都正評估國安法帶來的威脅,認為它侵害對人權及法治的承諾。尤其是因收集管理數據而特別受國安法影響的科技公司,部份已開始撤離。
文章又指,港區國安法限制言論自由,為當局開路騷擾及懲處報道內容被視為不利中國國家利益的新聞工作者。許多外媒擔憂失去新聞自由,《紐約時報》已宣佈把部份香港辦公室搬到首爾,《華爾街日報》亦考慮撤走。
傳統基金會2020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中,香港首次失落榜首,被新加坡取代。基金會指香港傳統上開放並由市場主導的經濟與大陸逐漸融合,經濟自由所面對的風險上升。香港美國商會的調查亦發現,154名成員中有36%有計劃撤資。文章指習近平政府毫無退讓迹象,形容是「港人悲劇」。而美國除了早前宣佈撤回香港特殊待遇,並對擁護國安法限制的官員實施個人制裁之外,可再做的並不多。
另外,總部在南非的人權組織「CIVICUS」發表《2020年受威脅的人民力量》報告中,香港沒有被視作單獨地區看待,而是包括在中國內,同被列為最低級的「封閉」地區;台灣則繼續獲評為亞太區唯一的「開放」地區。
報告在中國部份談到香港,指中國政府加強壓制香港,通過港版國安法企圖消滅言論自由、針對海外社運人士,當局又以《公安條例》等拘捕及起訴支持民主人士及領袖,並點名提到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被判囚。同樣被列為「封閉」的還有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