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愛成恨 登巴士狂插33刀 工程師謀殺女友罪成 父為官司散家財

因愛成恨 登巴士狂插33刀 
工程師謀殺女友罪成 父為官司散家財

【本報訊】年輕男土木工程師疑控制慾強兼妒忌心重,不滿升讀大學的女友參加O camp兼提分手,以性愛片作威脅,更在巴士上狂插女友33刀致死。經歷近兩個月審訊,陪審團不接納工程師神志失常致犯案,昨一致裁定他謀殺罪成,勢必判囚終身。在老父眼中,這位孻仔安靜、內向、聰明,是家中最高學歷成員,有天竟然殺了人,作為父親只有耗盡家財為兒子打官司,殷勤地替外籍大狀拖文件箱,彷彿是唯一可替兒子做的事。裁決前他的唯一奢望「個仔係有問題,早啲出嚟」,可惜事與願違。

案件發生於2017年9月16日,被告吳欣鍵(25歲)當日在柴灣一架118號城巴上,忽然取出廚房刀狂插年僅20歲的女友李倩姮,繼而自插並打破車窗從巴士一躍而下。法官金貝理昨透露需為懲教署的長期監禁刑罰覆核委員會撰寫報告,縱使勢必判終身監禁,仍將判刑押後待辯方進一步陳詞。

■被告吳欣鍵2017年在城巴上層以廚房刀插死女友,繼而自插並破窗跳落地面。

散庭後為外籍大狀拖文件

本案審訊長達37天,較預計15天超出一倍有多,但公眾席上有位滿臉皺紋、頭髮花白的中年男子從沒缺席審訊,他就是被告眼中的嚴父。出生基層家庭的被告,與父母及胞姊住在觀塘公屋,吳父在街市任菜販,母親則任保安員。被告指父親管教嚴格,兩人關係疏離;惟在吳父眼中,這位孻仔安靜、內向、聰明,更是家中最高學歷的人,故這位潮州爸爸對兒子尤其疼錫。

自首天審訊起,吳父未開庭已抵達法庭,靜待兒子步入犯人欄,但兩父子甚少有眼神交流。記者某天散庭後目睹,讀書不多的他與外籍大狀的溝通僅限於指手劃腳的身體動作,殷勤地為對方拖文件箱。縱使大狀多番推卻好意,他仍堅持不放手,一直護送對方到辦公室。

吳父說話不多,對答總是一句起兩句止。他不願多談本案,說自己是潮州人,對孻仔尤其疼錫,「佢好乖,好孝順」;當年兒子考入大學,他欣慰不已,「入到大學已經同佢講,你做咩都唔會理你喇」。他本以為兒子讀不少書,人生便不會行差踏錯,更會步上康莊大道,故當他獲悉兒子出事時,頓感震驚徬徨。

兒子起初遭羈押於荔枝角收柙所,後來轉往赤柱監獄,吳父三年來不辭勞苦,每天從觀塘寓所前往探望。他直言:「佢去到邊我走到邊,冇停過。」雖然兩父子日日見面,但兩人「都冇乜點講嘢,睇睇、望望」,但作為父親,兒子的擔憂和不開心,他看在眼裏。

由於日復日長途跋涉探望兒子,吳父早已辭去菜販工作;妻子亦因本案大受打擊,終日精神恍惚,「日日都差唔多癲咗咁,睇醫生又唔肯去睇」。因為官司他已耗盡積蓄,更欠下10多萬元,經濟捉襟見肘。

他坦言本打算在兒子畢業後「捱多三幾年退休」,惜事與願違,惟有認命:「搞掂呢件事再去捱囉,有咩計啫。」吳父心知難以打甩謀殺,「佢話當日都唔知自己做乜,成個人出晒汗,好似有病咁。唉!我都唔識講呀」,只能奢望陪審員接納兒子案發時因抑鬱病發而神志失常犯案,可早日獲釋。他提到此時雙眼佈滿紅筋,語帶嘆息。

■被告父親欲為官司盡力,堅持為外籍大狀拖文件箱。

舊同學為拒應約後悔一生

對於專家診斷兒子患有嚴重抑鬱及妄想型人格障礙,並早於求學時已求診。吳父坦言他也是事發後才得知,想當年「天未光就出門口,半夜先返嚟」,父子二人甚少交談,更遑論打探兒子感情事。或因如此,當被告與女友相處不快時,傾訴對象只餘下大學同窗。

被告案發前兩個月內,曾六度邀約舊同學曾昭銘見面食飯,最後一次更是兇案發生前兩小時,但曾皆以「攰」、「OT到唔知幾點」等理由拒絕。曾早前作供後坦言,「(邀約)可能就係求救信號」;對於自己當年未有應約,他露出悔疚表情,直言「呢件事後悔一生」。

曾在庭上以「三日一小鬧、五日一大鬧」來形容被告與女死者相處,直指兩人關係比較不穩定。曾指被告控制慾強,「好多情況佢都想知女朋友發生嘅事」,他亦曾勸對方不要這麼執着。

案件編號:HCCC329/18

■舊同學曾昭銘指兇案發生前兩小時,被告曾邀約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