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貧窮失業人口增1.6倍達11萬

疫下貧窮失業人口增1.6倍達11萬

【本報訊】疫潮來襲,本港失業率創近15年新高,樂施會分析發現今年第二季貧窮戶(月入低於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的失業人數高達11萬,按年大增1.6倍,其中25至29歲組別更有1.2萬失業大軍,按年急升2.43倍,升幅最為顯著。該會指有關數據尚未反映第四波疫情和保就業計劃後裁員潮的影響,促請政府發放短期失業津貼。

零售餐飲業重災

樂施會分析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數據指,今年第二季貧窮户的失業人數高達11萬,按年增逾6.7萬人,即上升1.6倍,佔該季整體失業人數45.5%。其中逾半持續失業三個月以上,逾兩成失業達半年以上。樂施會估算11萬貧窮戶失業者中,七成半未受綜援網保障,即有超過8.1萬人。

除24歲或以下的兩個年齡層外,其他年齡貧窮戶的失業人數均突破一萬人,中老年失業者最多,45至49歲、50至54歲及55至59歲組別失業大軍介乎13,600人至14,700人,合共佔整體失業人數38.8%。而25至29歲的青年貧窮戶失業者亦有1.2萬人,升幅達2.43倍,55至59歲組別貧窮戶的失業人數亦大增2.23倍。

若以行業區分,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受到疫情衝擊最大,貧窮戶失業人數達29,700人,按年升2.13倍,建造業有21,300人,按年增1.77倍,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升幅最多,按年暴增三倍,共有1.4萬名貧窮戶失業。

樂施會署理香港、澳門及台灣項目總監黃碩紅強調,調查採用第二季數字,尚未反映政府11月停止保就業計劃及第四波疫情的影響,故數字「好保守」,現實情況料更為嚴峻。黃碩紅又相信,失業工友未必會即時申請綜援,即使申請亦要經過繁複手續,並有負面標籤效應。

樂施會總裁曾迦慧促請政府透過關愛基金向貧窮失業人士發放每人不少於六個月、每月不少於5,000元的短期失業津貼,預計約八萬人受惠,涉開支約24億元,並將最低工資按高於平均綜援水平等原則,調升至不低於每小時41.4元,以及擴大「特別.愛增值」計劃津貼課程範圍,將25至29歲青年納入展翅青見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