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舞傾城,香港第四波疫潮的震央位於歌舞群組。自11月19日女富商吳汪靜宜成為首名確診者後, 群組已有合共680人確診,佔當日起確診人數約42%,亦是第三波疫潮重災區慈雲山的確診人數的三倍。本報嘗試整理歌舞群組的傳播鏈,發現該群組的傳播錯綜複雜,確診者同步到過多個舞場,牽連超過140個處所,甚至已出現第七代傳播。
記者:關冠麒
衞生署至今未有公佈歌舞群組的源頭,但以發病日期計,家住元朗七星崗村的5568號病人最早,她11月2日已經發病,較其他確診者最少早九天。5568亦是唯一一名同時到過金雞廣場金儷星和越秀廣場新光宴會廳這兩個擴散核心的確診者,有很大可能是群組源頭。
5568號病人發病後曾先後在金儷星和越秀新光跳舞,同場參加者又另外到訪多個舞場,令病毒由此兩點輻射式擴散到十多個舞場甚至私家醫院。最少49名確診者曾到訪過兩個或以上的染疫舞場,有四人更曾到最少四個舞場跳舞。當中相信是跳舞導師的5515號病人,就曾到訪Dance Concept、Starlight Dance Club、Heavenly Dance、Dance Culture和Chassé合共五個染疫舞場。而5801號病人到訪三個舞場後,又將病毒帶到養和醫院及其新翠山莊住所。此情況令群組間出現嚴重交叉感染,確診人數劇增。
若以5568號病人為源頭推算,歌舞群組出現首宗確診至今不足三個星期,已浮現七代傳播。最遠的一條傳播鏈由金儷星或越秀新光,傳到富豪花園新光宴會廳,再經好運中心、太古城中心四座,傳到利園二期的菲力偉健身中心、星河音樂室,再分別感染樂陶演藝中心和一住所。
整個歌舞群組至今令港九新界超過140個場所或居所出現多於一人的感染群組。單單90人、最多確診者的金儷星,就已直接令35個處所出現感染群組。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歌舞群組不少確診者都有擴闊的社交和工作圈子,活動頻密,形成龐大的交叉網絡,產生連鎖反應,令病毒迅速而廣泛地傳播。同時,上月19月首宗歌舞群組個案出現後,確診個案急速上升,但政府又未有及時以停課、在家工作等措施提升防疫水平,單靠強制檢測追尾,令疫潮持續擴散。梁子超批評,政府未能在歌舞群組出現的首個星期及時收緊防疫措施,只依賴強制檢測,導致失去先機,引致大爆發,「一路燒落去,你就係咁追佢後面係冇用」。
雖然根據衞生署資料,歌舞群組可追蹤到七代傳播,但梁子超認為,實際情況一定不止七代。歌舞群組明顯是第四波疫潮的核心,其他群組很大可能都間接與它有關,而接下來的新傳播亦很可能是它的餘波,但因部份患者沒有病徵或自行痊癒,令傳播鏈模糊,「超過十代(傳播)都唔奇」。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