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邦新例違者可囚10年 阻穆斯林「愛情聖戰」印度棒打異教鴛鴦

北方邦新例違者可囚10年 
阻穆斯林「愛情聖戰」印度棒打異教鴛鴦

印度教和伊斯蘭向來水火不容,兩教通婚本來就不容易。在印度北方邦,新實施的《禁止改宗法》令跨信仰愛情更難修成正果。奉行印度教至上主義的執政印度人民黨揚言,新法是要打擊穆斯林的「愛情聖戰」(love jihad)。

北方邦上月底開始推行《禁止改宗法》,原意是反對任何人藉偷呃拐騙的婚姻,改變另一半信仰,任何人要在婚後改宗換名都必須預先兩個月得到當局批核,兼且無人反對方可成婚,違者最高可被判監禁10年。然而警方選擇性執法,往往寬待印度教新郎,嚴打穆斯林男方。過去周末,當地有兩宗雷同的案件,可是結果卻截然不同。

在巴雷利市,一名穆斯林父親向警方舉報,稱女兒跟印度教丈夫通婚後被迫改變信仰,當局則指二人9月已成婚,新法例不能追訴云云。但在莫拉達巴德市,警方突擊阻止一對新人在婚姻註冊處登記,並引用新法拘捕穆斯林新郎和他的弟弟,哪管原本信奉印度教的新娘,反覆強調是自願下嫁並已於7月行禮,當局就是要拆散鴛鴦。

德里大學歷史學家吉普塔解釋,在印度教的愛情聖戰迷思中,「其實就是以女性之名,號召政治和宗教動員」,「當印度教男性迎娶女穆斯林,印度教團體總是描繪為浪漫的真愛,但若是雙方宗教換位,女方就一定是被迫改宗換名」。

■北方邦一名穆斯林新郎(右二)上周成《禁止改宗法》首名被捕者。互聯網

■另一名結婚受阻的女子抗議穆斯林愛郎被捕,在警局外被警察拖走。互聯網

自由戀愛被利用撈政治資本

在印度,九成以上的婚姻都是受父母之命,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通婚本來不常見,過去只有大概2%,因為雙方家庭都不易接受對方,惟隨着近年社交媒體興起,年輕男女逐漸打破世代的宗教鴻溝,但這股自由戀愛的潮流卻被右翼印度人民黨利用作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

每年平均協助1,000對新人跨教通婚的印度組織Dhanak創辦人伊克巴爾坦言:「印度教和伊斯蘭家庭為阻止通婚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有家長不惜詆毀自己女兒去嚇怕對方,愛情聖戰論則是另一種棒打鴛鴦的武器」。

在印北地區,穆斯林被指大規模拐騙女印度教徒,試圖改變當地人口結構的說法,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地年代,但上綱上線至聖戰層面卻只是近年的事情,當中不乏民族主義組織在背後推波助瀾,印度人民黨在北方邦的發言人甚至聲稱,伊斯蘭教正在全球發動一場愛情聖戰,當地穆斯林收受了海外資助,以名牌衣服和名貴禮物來哄騙女印度教徒叛教。

除了北方邦,同樣由印度人民黨控制的四個邦政府也在考慮實施《禁止改宗法》。吉普塔認為,互聯網普及既促進兩教年輕男女接觸,也讓穆斯林拐騙女印度教徒的陰謀論更容易散播。

英國廣播公司/ 印度快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