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政府因應北京DQ民主派四名立法會議員,史無前例制裁全數14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令中美矛盾再升溫,除了外交部、國務院港澳辦及港府強烈譴責外,外交部副外長鄭澤光罕有地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傅德恩,對美國制裁作出嚴正抗議及強烈譴責,揚言作對等反制。有評論員指,北京已將未來中美關係放眼於拜登身上,但即使如此,香港問題會繼續成為兩國爭議。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港澳辦及特區政府先後發聲明譴責美方。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批評美方一方面設立公職人員效忠制度、另一方面卻對中國全國人大作相同之事,是何等的虛偽及荒謬與無恥;港澳辦表示強烈憤慨和譴責,批評美方做法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歇斯底里的政治霸凌行徑;港府指美方行徑令香港及全國人民感到憤慨,美政府任意實施所謂制裁,屬政治操作及暴露雙重標準,明目張膽地干涉中國內政。
外交部副外長鄭澤光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傅德恩,就制裁提出嚴正抗議,批評美方嚴重破壞中美關係,蠻橫無理,中方表示強烈憤慨,予以強烈譴責,充份證明美方就是香港亂局的最大幕後黑手,奉勸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有關決定,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否則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只能由美方完全承擔。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特朗普在任期末段仍然「踩行」制裁,中國便擺出更強硬的姿態反駁「攞尾彩」,但實際意義不大。
他認為中國外交部已經着眼拜登上台後過渡安排,觀乎王毅(圖)近日講話稱中美要建立正常高層對話機制,有試水溫意味,但中國亦深知中美關係已不能走回頭路,難回到奧巴馬年代和諧,香港問題會繼續成為爭議,中國的外交方向由以往「大國外交」,轉為「周邊外交」,近日大量購買印度米是拉攏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