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肺疫情重挫各行各業,航空界首當其衝。兩名於航空公司任職逾六年的機艙服務員,今年9月入讀明愛專上學院物理治療學士四年制課程,尋找新出路。
呂均浩(Sonic) 大學就讀酒店管理,2014年加入本地航空公司任職空少,因疫情令航班量減少,收入大減六至七成,令他開始思考前景。Sonic稱三年前一次扭傷首次接觸到物理治療,自言一直對相關科目感興趣,機緣巧合下報讀課程。Sonic提到自己及身邊同事經常有手腕、腰等身體勞損,令他更想學習物理治療,希望學成後可為他們治療。
另一學生韓穎琳(阿琳) 大學時修讀市場學,加入阿聯酋航空任職空姐長達七年,長期留在杜拜。她稱疫情令航班工作量減半,考慮兩至三個月後,今年6月毅然辭工,回港尋找新出路。她指家人年紀漸長冀陪伴家人,身體亦出現痛症,加上希望尋找穩定工作,故報讀物理治療課程。
談到任職機艙服務員與物理治療師相同之處,阿琳指兩者同樣需耐性,亦重視人與人之間溝通,例如如何讓病人接受治療。Sonic則指兩者同樣要有同理心,不應當治療病人為簡單的一份工作。Sonic現時仍任職空少,畢業希望可兼任兩份工作;阿琳則希望可到公立醫院工作。
明愛專上學院健康科學院助理教授蔡靜雯表示,首屆課程設50名額,今年6月招生,吸引670多人報名。課程已納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的相關資助計劃,來年主力招收應屆文憑試考生。她稱,來屆同樣設50名額,扣除相關課程資助後,學生每年須付77,500元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