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多哈世盃球場

初探多哈世盃球場

世界盃球場近來以亞冠盃(圖)測試場地,當下的人通常不會太留意生活時間差,甚麼來的?現在見到卡塔爾多哈世界盃球場,普遍是2013年至2015年設計,約在2019年落成,到2022世界盃時,原建築設計就約是10年前。世界上首次使用手提電話到普遍民用約是12年,大家在路上用的汽車通常是3到5年,比賽用的F1(周日是歷來其中最戲劇性的) 通常是半年到10個月!因用途目標不同,實用耐用性就不能與民用車相比。對於建築設計師來說,大家住的新樓、用的新球場,實皆往矣。

多哈世界盃球場今次在亞冠觀察出幾點特徵 :就算有冷氣,在未日落前天氣仍明顯影響體能、比賽速率及調動,伸延到為期整個月的大賽,就算練習中的氣候也需好好照顧,否則會變成:人在野,捱為存!另今次亞冠經歷幾場比賽,部份草地已負荷不了。早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前,馬拉簡拿球場就曾問過FIFA專家,加上近年在英超等的了解,在技術進步下,屆時確可能要準備好應急換草機制。

今明連續兩晚,歐聯將決定出線資格,B及H組形勢頗複雜及較受注意。球員疲憊多受傷是必然的了,在體能速率上,B組的慕遜加柏及國際米蘭可能較好。H組方面,今季調動空間少了的巴黎聖日耳門有些吃力,但贏或和巴沙克舒希都可出線;而曼聯除作客外,其他方面也比RB萊比錫好得多!

文: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