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抄家株連 撼動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李平)

蘋論:抄家株連 撼動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李平)

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與家人的銀行戶口被凍結、解封、再凍結,顯示本地銀行在政治壓力之下已失去自主及維護客戶利益的能力,進一步撼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聲稱,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仍然穩如泰山,這根本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也顯示中共港共並不在意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而還在幻想以內地城市取代香港。

大話冚大話 淡化國安法恐怖

許智峯家人戶口被凍結,既牽涉政府抄家株連式執法問題,也牽涉銀行的信用問題。銀行營運必須符合當地法律法規,不是無視客戶利益、逢迎政治要求的藉口,更不是在凍結戶口時語焉不詳、隱瞞真相的理由。而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聲稱,凍結涉案人及其家人戶口與國安法及「流亡」無關,同樣是大話冚大話。既然無關,為何要以他的身份出面宣佈凍結許智峯及家人銀行戶口、指摘許智峯言行已經干犯「勾結外國勢力」?如此擘大眼講大話,是要淡化國安法的恐怖,也是要隱蓋國安法對香港金融體系的衝擊。

猶令人不齒的是,陳茂波身為財政司司長,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的影響視而不見,竟聲稱由去年至今,本港經歷社會事件、疫情及所謂制裁,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及金融體系仍然穩如泰山。銀行高層在政治爭議上選邊站、銀行配合特區政府打壓抗爭者,事實上已淪為專制政權的統治工具。一旦受到美國制裁,甚至觸發被禁美元交易結算的最辣罰則,香港的金融中心、金融體系就會立即崩盤,還幻想穩如泰山?

林鄭月娥自稱家中堆放大量現金,鄭若驊、鄧炳強、劉賜蕙、李桂華被網媒稱為「突然富貴」、清還樓宇按揭,反映的不只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被制裁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也反映香港的銀行體系正受他們拖累。中共、港共不在意「愛國愛港」人士被制裁而改變生活方式,更不在意香港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只因為認定內地成市可以取而代之,從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到河北雄安新區、海南自貿港,哪一個不曾規劃建設國際金融中心?

憂支柱倒塌 憂核心價值被毀

在中共港共眼中,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或許與獨立關稅區地位一樣,是中共賦予的、是要為中共服務的。早在2009年3月,國務院就批准上海加快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將上海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2020年即將過去,習近平已宣佈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但他敢宣佈上海已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嗎?

陳茂波早前已重新定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是「助力大灣區金融高質量發展」。既然眼光向北,怎會再在意國際社會的觀感?許智峯流亡海外,中共港共拿其銀行戶口開刀、株連其家人,只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豈會在意如此抄家又株連,傷及香港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而撼動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反而,真正在意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除了直接受益的金融界,就是沒有直接受惠的普通市民。市民日常使用銀行服務、炒下股票外滙,毋須去關心香港是否國際金融中心,但不能不關心國際金融中心的支柱,包括法治、自由、私人財產權不可侵犯是否有倒塌之虞,更關心香港核心價值是否隨着金融中心一起被摧毀。而中共港共為維持專制統治,肆無忌憚地破壞香港的法治、自由,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受損,只是其中的一個過程或副作用,他們豈會在意?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