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促成習訪美見官員 部份項目港府負責 五中美交流計劃煞停

曾促成習訪美見官員 部份項目港府負責 
五中美交流計劃煞停

【中美交鋒】美國特朗普政府在任期臨結束前繼續向中國使出連環拳,國務卿蓬佩奧在當地時間周五發表聲明,指已向打壓異見的中國官員,實施入境美國的簽證限制,同晚再宣佈終止五項由「中方資助的中美交流計劃」,批評那是北京宣傳軟實力的工具,其中一項涉及香港。記者發現,一家名為「美中跨太平洋基金會」的組織有份於2015年促成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民主黨籍眾議院院長佩洛西等人見面。港府昨晚發表聲明,稱涉港的交流計劃一直由特區政府負責,並支付全部費用,美方決定建基於錯誤的假設之上,屬短視之舉。

蓬佩奧周五發表一篇聲明,稱已終止五個偽裝成「中美文化交流」的計劃,分別為「政策制定人士中國教育旅行計劃」、「美中友誼計劃」、「美中領導者交流計劃」、「美中跨太平洋交流計劃」及「香港教育與文化計劃」。蓬佩奧指出,上述計劃依據美國1961年《相互教育與文化交流法》(MECEA)進行,MECEA容許美國政府僱員利用外國政府的資助出遊,「但這五個計劃則是由中國政府全額資助,用作宣傳軟實力工具。他們精心安排引見中共官員,而不是中國平民,(平民)他們也不享有言論及集會自由。」

■為反制中國統戰,蓬佩奧一口氣終止五項美中交流計劃。設計圖片

限制打壓異見華官入境

蓬佩奧九小時前發另一篇聲明,斥「中共長期積極對外宣揚馬列主義意識型態,及企圖影響全世界⋯⋯試圖在美國拉攏支持者,延續其威權及政策主張」,「中共統戰部經常脅迫及欺凌反對北京政策的人士,遍及學者、商人、公民社會團體以及為新疆、西藏等地少數族裔及宗教發聲的人」,故向打壓異見的中國官員及其他人士,實施入境美國的簽證限制,但未列出黑名單。較早前,美國宣佈將中共黨員及其直系家屬的簽證有效期由10年減至一個月,以免受中共的惡意影響。

本報記者發現「政策制定人士中國教育旅行計劃」由創立於1995年的美中政策基金會執行。基金會官網形容,訪華代表團名單由基金會與中國人民外交學會(CPIFA,中國第一所從事民間外交的機構)一同商議,而此計劃早於1999年已實行,但去到2010年停止更新交流進度,不知是否已停辦。基金會顧問名單星光熠熠,包括「中國人的老朋友」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等人。

「美中跨太平洋交流計劃」則由另一家非官方組織——美中跨太平洋基金會來執行。該基金會成立於2015年,首個「成就」就是於當年9月25日,促成了當時的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民主黨眾議院領袖佩洛西等美國政壇重要人物,在華盛頓與正在訪美的習近平會面。

■2015年習近平(右)訪美,美中跨太平洋基金會曾促成與麥康奈爾(右二)及佩洛西(中)會面。

港府:純粹政治誹謗

對於「香港教育與文化計劃」被終止,港府晚上批評美國純粹為了政治誹謗而將對話大門關上。港府稱,計劃的費用由港府支付,而美代表團在港可以自由會見任何人士,「行程是精心策劃的政治宣傳手段」一說是絕對錯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批評,美國出於強烈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打壓遏制中國的戰略,使中美各領域的合作都受到極大影響。

《蘋果》記者 / 美國國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