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是集郵迷,也是李小龍迷,適逢今年是李小龍誕生80周年,港島電車站出現了一架「李小龍電車」,據報導會在路上行走,由11月20日行走至明年1月2日,全車外貌以李小龍為主題,由本港一位手繪師阮繼增設計,屬全球首創,頗為獨特。假如左丁山在電車路有緣碰到,也會來一張自拍打卡照,以作紀念。
李小龍轟動影壇之時,是1972~73年間:當時左丁山在曼谷攻讀碩士,不知道詳情,只記得他的唐山大兄(1971)很賣座,但沒有甚麼大不了,但唐山大兄以泰國為背景,頗引起泰國華人的注意。左丁山對李小龍增加認識,是在曼谷唐人街「海天樓」飲茶的時候,看中文報紙「京華日報」和「星暹日報」才略知一二,想不到李小龍如橫空劃過的彗星,耀眼光芒,瞬間殞落。他的死訊,轟動唐人街(耀華力路和石龍軍路),左丁山下課後,特地從法政大學乘巴士到唐人街買報紙看李小龍的新聞。
李小龍若還在世,不知保留了甚麼形象?一位紅星在最光芒燦爛的一刻逝世,總會留下無限的猜想和可能性。今年香港郵局為李小龍發行紀念郵票,左丁山的朋友第一時間搶購,也買了一套送給左丁山,共有11款,由底價二元開始(李小龍截拳道),至二元六角(唐山大兄)、三元四角(精武門)、三元七角(猛龍過江)、四元九角(死亡遊戲)及五元(哲學),配上六種不同的李小龍英姿圖片,對李小龍迷極具吸引力,除郵票外,香港郵政還發售六款明信片,好讓大家寄給同好和外國朋友,推廣香港。
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近新城市廣場)由2013年7月20日開始,便在二樓專題展覽館有「李小龍展覽」,至今年12月31日止,還沒到過文化博物館看「李小龍專題展覽」的,今月是最後機會。內有李小龍一歲時的資料和「死亡遊戲」的經典黃色戰衣等等,看後令人懷念。其實以李小龍的國際名氣,香港大可開辦一個李小龍紀念館,必可吸引遊客,可惜限於政府的短視,始終未能成事,反而接受「珍寶海鮮舫」的捐贈,交由海洋公園「保育發展」,實在令人啼笑皆非。難道遊客到海洋公園看水族館,跟着到海鮮舫看生劏大海魚,會是一個套餐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