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親切又陌生的事情 - 李純恩

既親切又陌生的事情 - 李純恩

郵局生意大不如前,郵局也越來越少。本來可以在家附近寄的東西,現在要坐車出去才寄得到。世事轉變,當許多人寄封信都會用快遞公司代勞的時候,走進郵局寄東西,簡直有懷舊的趣味了。

若不是因為要寄一張上海朋友等着要的藏書票,我也不會特地走進郵局,算算,上一次走進郵局就像一百年前的事情,既親切,又陌生。但郵局裏還是很多人的,寄着各種各樣的包裹和快件,排着不短的隊。我事前沒問行情,因為疫情關係,郵局下午四點鐘就打烊,那天我前腳到,後腳就截客,排在最後一個,前面有不少人大包小包寄東西,有的加拿大,有的澳洲,寄東西的人都在問東西什麼時候可以寄到,櫃枱裏的職員不厭其煩一個個回答:因為當地疫情不明,航班情況不正常,所以我們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可以寄到。輪到我,我也問,也得到了一樣的答案。

曾幾何時,郵局常來常往,寄包裹收郵件,心裏都帶着一份期盼,期盼打開收到的包裹,期盼寄出去的郵件快點送到收件人手裏,那是一種真正的距離感,從出門去郵局的一段路開始,前面還有萬水千山。但那種距離感卻把人拉得更近。如今,速遞公司直接送上門來,門鈴叮噹一響,郵包就在眼前出現,快捷得連期盼都來不及。那麼順理成章,距離感也由此消失,等都不用等,才知道等的情趣。大概是這樣,當郵局職員告訴並不確定那份快件何時可以送達,我竟有一分重享期盼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