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制派議員履行橡皮圖章責任,上周五大比數通過明日大嶼計劃的前期研究工程5.5億元撥款,超級大白象正式上路,民間組織負隅頑抗,希望盡力拯救大嶼。有山友上月起舉辦虛擬賽事「我哋真係好鍾意食魚 UTML2020」,在網上提供九條大嶼山遠足路線,呼籲港人參與並拍照宣傳,帶出反對填海的訊息。其中一名發起人阿蘇強調,前期撥款雖獲通過,但他們會繼續「用腳聯署」,凝聚公民力量。
「我哋真係好鍾意食魚」線上跑活動上月起舉行,網上提供的九條路線分為不同等級,包括老少咸宜的合家歡等級、專為山友而設的魔王級等。路線涵蓋大嶼山各個知名山野景點,如大東山、老人山等,更有環繞整個大嶼山島的路線。參與者走畢路線後以手機程式記錄活動,並將紀錄截圖上傳至社交平台,標註「HKUTML」便完成。
發起人之一阿蘇參與越野跑約兩年,她表示,活動至今超過510人次參與,累積的完成距離超過13,700公里,對公眾反應熱烈感鼓舞。她表示,大嶼山風景獨特,但明日大嶼或將令此世外桃源不再,因此發起是次活動,凝聚社區力量守護大嶼。她批評,明日大嶼計劃將破壞大嶼山生態環境,亦會對政府庫房造成極大壓力,形容計劃「只會成為一個計時炸彈」。
前期撥款雖已獲通過,但阿蘇強調不會放棄守護大嶼,行動今日結束後,她們會繼續記錄累積參與人數,不定期在網上更新,未來希望可與其他環保團體合作,參與下一步的行動。
前天文台長林超英在facebook撰文,對撥款獲通過感失望,質疑工程沒有經過正式「可行性研究」 ,憂慮政府「倉卒行事,恐怕因考慮欠缺周詳而走冤枉路和花冤枉錢」。他直斥港府只顧填海造地賣地的金錢利益計算,令香港成為全中國在自然保育方面最落後的地方,更損害香港的國際聲譽,反問「為何硬要建人工島?」
發展局長黃偉綸昨晨出席電台節目時稱,理解社會關注港府能否負擔明日大嶼的工程支出,當局會馬上進行研究工作,包括財務安排等,政府有合理信心項目能向前走,亦會對香港帶來很大好處。如研究及工程順利,填海工作會在2027年開始,預計兩至三年會有第一組土地可以建屋,2034年市民將可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