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問責法案料適用ADR

外企問責法案料適用ADR

【本報訊】美國眾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擴大制裁中資公司的黑名單緊接而來,母公司被列黑名單的中海油(883)或成這「組合拳」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因其在美國擁有資產,同時在美股市場有預託證券(ADR)掛牌交易。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雖然有三年的緩衝期,但已在美股上市的外國公司如選擇保留有關上市地位,最終要向美方監管機構提交審計底稿,以及證明自己不受外國政府控制等,雖然中海油並非在美股第一上市,惟外界預期法案的管制範圍適用其ADR。

路透社的分析文章指出,中海油持有北美地區的資產,據中海油內部人士早前透露,自兩年前中美緊張關係升溫後,集團已料會被捲入這漩渦中,其中一個應變準備是從美國及加拿大退市,僅保留香港的上市地位,但基於有關手續相當繁複冗長,故準備了另一條後路,便是把美國資產等售予母公司。而在11月,中海油已就修訂與母公司之間的不競爭承諾,只要獲獨立股東批准通過,日後當任何業務出現或可能出現特殊情況,便可以向母公司轉讓相關業務。

中概股紛來港上市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亦對阿里巴巴(9988)等中概股造成威脅,據Refinitiv資料顯示,今年有12間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包括京東(9618)、網易(9999)和再鼎醫藥(9688)等,外界料這些中概股正作兩手準備,一旦被美國政府趕絕,仍有機會靠港股市場融資。

中證監就《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回應指,期待中美監管機構就具體方案開展磋商,切實推進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共同為跨境上市企業營造良好的監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