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Happy Paradise餐廳二次出發,那夜去探了May Chow。好食,夠想法,有趣。永遠都是「好食」先行毋庸置疑,但如果菜式原創,便多了一個層次叫性格,有一種喜出望外的味道。又如果整個餐牌走中菜路線,夠膽全數翻新沒有違和感覺,更是異品,起立敬禮。May Chow正朝着這方向跑,捨易取難,運動可以因此加分,食物應該一樣。新口味拼舊相識擦出火花,隔了二星期,我還記起那味四川炸雞配雞蛋仔,以及紹興酒冬菇湯雞飯。
中菜本來是承傳制,客人亦沒有特別期望,蝦仁炒蛋,只要蝦新鮮,蛋夠滑,已經很好,開一間餐廳,實實在在下苦功,大家立即收貨,對不對?對的,非常對。但這世上,總有一撮心存好奇的人,想揭開石頭底,看看藏了甚麼,望着月球,想飛過去。茹毛飲血進展至明火烹調,徒手取食改為筷子下箸,在很多年前,亦是勇於嘗試的結果。有人守着傳統,有人開展新路,分工合作,在這當中,以做餐廳的角度看,創新冒的風險較大。客人時常問我們有否新菜,聽見滴汗,二次創作有基本架構,比較易辦,新菜橫空出世,過程艱苦。試十個餐,難得有二、三個可行,然後每款試數十次,希望有一款可以放入餐單,再而戰戰兢兢等待客人反應,有機會要推倒重頭再來。沒底的感覺不太好,我們明白,所以說捨易取難。最經典例子,當年El Bulli餐廳,每年關門六個月埋頭試驗,然後做六個月生意,才得以名動世界,引得客人坐飛機光顧,結果卻因負債太重,在2011年結業,可惜。無論喜歡El Bulli的食物與否,這餐廳研究的烹調技法流傳至今,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應該尊重El Bulli,以及尊重所有努力創新的廚師,可惜飲食業沒有這傳統,難得一個新菜成功,被其他廚師順手牽羊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大家都說,這行業本來就是把前人經驗、坊間菜譜、同行觀摩等方法得出靈感,一直如此。是的,所有創意工業都是這樣成長,資料百川匯海被消化之後,每位廚師皆可以加上自己的元素變化,高手不着痕跡,不夠火候的一眼望見他人身影,絕對沒有問題,我們自己也是如此走過來。「得到靈感」絕對不等於抄,不要混為一談。人家二次創作或全新創作,被其他廚師全套由頭到尾,我意思包括擺碟照搬,與其叫抄襲,不如說是搶。例子太多包括私人餐廳至大集團及五星酒店,好像本應如此,大爺喜歡你吹咩的狀態。我們餐廳整個餐牌被倒模了去另一餐廳,數年前亦發生過了,在音樂及設計行是匪夷所思的事,為甚麼飲食行可以?前Belon大廚Daniel,現在是東京四季酒店總廚,在不同城市曾經工作,他個人經驗認為抄襲情況,香港最嚴重。
木村拓哉的東京大飯店中有一幕,一位員工把菜譜給了競爭對手,事發後跪地認錯,大廚笑說,便算得到食譜,也不能做出同一味道,他們不擔心。我很認同,站出來反對抄襲(公有領域public domain不算),不是怕生意流失,顧客亦不是全儍的,而是基於對行業及原創人的尊重。法例沒法保障,但行內人一望而知,心裏應該有尺度。說飲食行業比設計行業質素低了一級,這件事我不能接受不想接受。下次畢明問:「為甚麼飲食業,可以容忍原創菜式被抄襲?」我想挺起胸膛答:「沒這事,大家很守規矩,都是專業人士。」
還有,作為顧客,要吃四川炸雞配雞蛋仔及黃酒雞飯,我只會去Happy Parad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