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AS最後召集|透過靈活課程尋找自我發展方向

JUPAS最後召集|透過靈活課程尋找自我發展方向

特約報道|12月9日就是「大學聯招辦法」申請的最後限期,同學在選科上或許會有迷惘,坊間常說從興趣出發往往是將來成功的第一步,但課程設計及學習體驗其實亦相當重要。今日找來兩位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分享4年大學經歷。無論你是否HKDSE考生,只要相信自己,報讀合適的大學課程,定能找到讓自己發光發亮的出路。

Basil(右)深信學習應以興趣先行,因此在升學時首選科大,其孖生兄弟Baron(左)亦按自己意願升上另一間大學。圖為兩兄弟在一個升學展覽中為各自的母校宣傳。

選擇科大的理由

理學士(環球中國研究)畢業生關沛軒(Basil)以前就讀Band 1英中,聯招報名時將科大作為首選。Basil透過入學講座認識到科大的「環球中國研究」屬跨學科課程,不單有自己喜歡的文學元素,更能同時深入學習社會科學。加上就讀科大的中學師兄們曾分享:「與其學習文學後才去了解社會現況,何不直接探討社會議題,同時兼修文學增加實用性?」大大提高了Basil對此課程的興趣。科大的排名數一數二,更令Basil相信能以入讀科大為傲。

科大畢業生深受僱主歡迎,Basil(左二)未畢業已獲Big Four聘請。

出路廣闊 職場認受性高

談到實用性,大家或會對「環球中國研究」主修感好奇:「這是一個文化研究課程嗎?」Basil表示課程不但以多角度研究中國和國際關係,同學更可按個人喜好,兼修其他範疇例如文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音樂、宗教等等裝備自己:「我除了主修環球中國研究,還修讀經濟,畢業後任職於香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這個課程出路廣泛,畢業生可以繼續進修至講師、教師,或投考政府政務主任、行政主任等等,當然亦可投身商界!出路不像一些傳統專業課程般局限,同學可按興趣發展將來事業。而且,科大畢業生在職場認受性高,深受僱主歡迎。」根據上屆科大畢業生就業調查,逾六成受訪者獲兩份或以上聘書。去年科大在英國泰晤士報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中,連續7年在大中華地區稱冠。可見就算面對經濟不景氣,科大畢業生仍甚具競爭力。

Basil(右)入讀科大初期已參加領袖生訓練,後來更擔任導師訓練師弟妹。

學院支援 建立自信

學院認受性高,課程出路好,但Basil對科大感受最深刻還是學院支援方面。「Year 1時對大學生活感陌生,就連學習過程都跟中學時截然不同。幸好所屬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提供很多機會讓同學跟教授一對一討論,令同學與教授關係密切,對適應大學生活和提升學業有很大幫助。另外,科大新生可參加SELF Leadership(前稱「紅鳥計劃」,由富經驗的導師教導同學如何計劃4年的校園生活。」計劃令Basil肯定前路及增加自信,他更在Year 2時出任導師協助其他「師弟妹」,其貢獻更獲得大學認同,頒予計劃金獎、最高成就獎及傑出學生名銜。

Basil(左)曾在紐約州參議員斯塔維斯基(中)辦公室當實習生。

除了積極參與領袖訓練和實習,Basil(右一)亦參與海外交流活動,增廣見聞。圖為一次到南韓參加短期學習之旅。

不同實習機會 提升職場裝備

至於在事業發展方面,科大的不同部門都為同學提供支援,其中就業中心會為同學提供大量實習機會。Basil就曾在內地公司、香港金融機構,甚至遠赴美國擔任州參議員地區辦公室實習生,這一切都能擴闊眼界,豐富實戰經驗,做好職前準備。再者,科大又會邀請行業成功人士演講,令同學對自己的前路更為肯定。Basil笑言:「感謝科大這4年給了很多職前培訓機會,故畢業後仍非常樂意回校分享讀書及工作經驗。現時大學畢業後搵工未必容易,希望新一屆的同學把握及善用大學資源,裝備好自己,成功的道路總會在你腳下。」

Melissa(左二)在香港長大,於本港一間國際學校完成IB文憑課程。

國際資歷本地生 明智之選

香港科大是一間相當國際化的學府,除了招收本地HKDSE考生,亦歡迎持有國際資歷的本地同學報讀。理學士(生物科技及商學)畢業生Melissa Cho在本港一間國際學校完成IB文憑後,同樣在科大找到興趣與出路。「我本想留學加拿大,但發現科大的生物科技及商學課程跟自己興趣非常接近。讀中學時,我最喜愛生物學和經濟學,於是就決定報讀。想不到以IB文憑報讀科大相當有優勢,我不但早獲有條件取錄,最終還獲豁免19學分(credit transfer),足以省卻多於一個學期的學分,讓我可以有更多時間作其他方面發展,例如兼職實習、課外活動等等。而且,成績優異的IB同學入讀率甚高,更能自動獲得入學獎學金,實在令我喜出望外。」

課程靈活 自由分配學科比重

畢竟不少同學對讀大學感到迷惘,科大的學院聯合提供課程(Joint School Programs)正好讓同學可多方面認清自己的目標。Melissa表示「學院聯合提供課程給予更多選擇和探索不同行業的機會,後者對我特別重要。記得完成大學一年級後,我到毛里求斯一間化學實驗室參與短期實習,每日都負責檢測來自酒店、食肆和商場等的食水和食物樣本。該次實習令我有所覺悟,不但明白了真正實驗室的工作模式,亦更了解自己的喜惡:原來我不太享受實驗室工作!慶幸因那次實習經驗,我能夠及早發掘其他興趣。學院聯合提供課程切合同學們需要,我能夠靈活自選不同科目,自由分配生物科技和商學課程的比重,令我在學業(上)不再疑惑。」

Melissa成為學生大使後,克服了對演講的恐懼,後來更升任首席學生大使,發揮口才和領導潛能。

個子小小的Melissa(第二排中)活躍好動,曾擔任科大閃避球學會副會長,非常享受大學生活。

克服障礙 發掘潛能

Melissa在科大找到自己將來去向,4年的大學生活亦多姿多彩。Year 2時成為理學院朋輩導師,照顧一班Year 1同學,及後更參與學生大使計劃,「回想當初,我不應等到Year 2才加入,因為以前我對公開演講感到畏懼,成為學生大使後,我經常有機會在中學向學生分享,或者在教育展覽與中學生單對單交流,慢慢克服了我對公開演講的恐懼,就算面前過百人都不怕,反會感到興奮雀躍,我甚至有機會到東京向當地學生分享經驗。Year 4時我升任首席學生大使,再次考驗我的領導能力,以及管理技巧,確保人人也滿意工作安排。此經驗也令我了解到自己非常享受可以與夥伴溝通和合作的團隊工作。」

雖然畢業禮因疫情轉為網上舉行,Melissa仍特意抽空帶父母回校慶祝。

Melissa剛畢業便全身投入工作,在施耐德電機從事傳訊工作。

鼓勵同學走出舒適區

大大小小的課外學習機會,使大學時光既特別又充實。現在Melissa任職施耐德電機Global Marketing Trainee,主要負責傳訊工作,每天工作都用上不少之前吸取的學問和技能,「大學生活讓我克服公開演講的障礙,也提升了演講技巧和領導才能,讓我變得充滿自信,這些技能在職場都備受重視,慶幸能夠在科大發掘潛能,現在有信心在公司提出建議,亦不怕在上司面前報告。我鼓勵高中同學走出舒適區,放膽作多方面嘗試,或者能夠在一些本來恐懼的事情中找到興趣,甚至成為日後最優勝的長處。」

就業市場前景不明朗,同學更應考慮課程的靈活性、學習體驗的實用性,以及學院的聲譽,增強競爭能力,為未來發展創造更多可能。香港科技大學提供47個主修,涵蓋理學、工學、工商管理、人文社會科學及跨學科配合創新的課程組合和充足的支援,助不同志向的同學發揮潛能,成就未來。聯招截止在即,歡迎登入入學網頁,了解入學要求、計算分數及與學生大使交流升學心得。手持國際資歷的本地生,亦可上網了解更多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