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持續強勁,可能大家非常疑惑,歐美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經濟一片愁雲慘霧,歐美股市何以不受影響?大家有所不知,西方疫情數字確實遠高於香港,但50歲以下的普羅大眾,基本上視新冠病毒如感冒。三四月時疫情第一次在北美洲大規模爆發的時候,當時父母們都很害怕病毒,不給子女上課,但現在父母最懼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政府關閉學校!
所以今次發生在北美洲的第二波疫情,大部份地區都不關閉學校,市民生活大致恢復,經濟復蘇的信心加強了,傳統行業的股價因早前受打擊太大,例如紐約期油,11月1日曾低見34美元,現在升了32%,但仍有水位。
疫情爆發以前,紐約期油多年在50美元樓上,在油組和俄羅斯維持減產,西方油公司也大減資本開支,和經濟持續復蘇的情況下,油價持續上升站穩50美元水平不足為奇。其他基本原材料如銅、木材、鎳、鋁等,也有不俗的升幅。目前能拖低美股和原材料價格的憂慮,是貪婪指數高達87,通常超過80就要非常警惕,9月3日科技股大調整前,貪婪指數也只是約80而已,宜耐心等候貪婪指數回調至50樓下才入市。
另外,現貨金價於11月30日低見1,764美元後反彈,執筆時見1,833美元,似見底,其中一個證據,是金礦公司的管理層開始購入自己公司的股份,意味除了金價見底,金礦股ETF GDX也可能見底。留意金礦公司提煉黃金的成本大概在900美元一盎司的水平,如果金價真的見底,GDX就更值博了。
王弼
專業投資者,曾任基金首席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