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早前宣佈改革通識科並加入國民身份認同等元素後,教育局昨再向全港中小學發通函,宣佈學校須加入「守法」和「同理心」,作為首要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教協副會長葉建源強調,在學童成長的不同階段上,學校教學重點及處理方式亦可不同,質疑教局增該兩款元素的理據,反問「咁遲啲可能又要加多幾樣嘢喎」。
《中學概覽2020/21》昨日出爐,本報發現部份中學今年已將《基本法》教育列為「關鍵項目發展」,其中位於大埔區的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更在概覽特別提到已完成了《基本法》課程規劃,並會由不同學科教授;增撥資源作有關通識教師培訓的內容則被删去。
觀塘區的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亦在概覽中的「關鍵項目發展」上提到,會透過成長課向初中學生教授《基本法》;沙田區五旬節林漢光中學則會在生活與社會科涵蓋《憲法》與《基本法》。
另有不少中學提到要強化學生的國情及公民教育,南屯門官立中學更提到會安排學生作「國旗下的講話,分享與國情相關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