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維護北京 為打入華市場

華爾街維護北京 為打入華市場

中美在今年1月簽署了首階段貿易協議,華爾街金融領袖被指扮演了重要角色。《華爾街日報》指,因為國內市場飽和逼切想打入中國市場的美國金融界,在中國與西方的一些激烈爭端中經常站在北京一邊,而與製造業、石油和農業等業界不同,華爾街對中國履行貿易協議的情況大體上感到滿意。

劉鶴:需要你們的幫助

《華爾街日報》題為〈中國在美國還剩下一個強大的朋友:華爾街〉的分析文章指,在美中貿易協議於1月簽署後,幾間華爾街金融機構獲得了在華的一些利益。摩根大通獲批完全控股一家原本只持少數股權的期貨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獲得其中國合資證券公司的控股權,花旗集團則在中國獲批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資格。文章指,中美貿易戰給華爾街帶來新機遇。貿易戰過程中,中國領導人時常依賴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的聯合創始人蘇世民、出身高盛高管的喬治布殊政府任內財政部長保爾森,以及高盛高管桑頓作為中國與特朗普政府之間談判的中間人。據稱,在2018年2月作為中方首席談判代表的副總理劉鶴訪問華盛頓,在與華爾街領袖會面時稱: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

不過,拜登政府上台後未必再會如以往般重視華爾街的游說。前克林頓政府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近日就撰文稱,美國金融企業在海外的成功「與在美國創造就業幾乎沒有關係」,建議拜登「不要把美國的政治資本花在擁有海外業務美國金融公司的商業議程上」。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