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串謀欺詐罪,被國安法指定法官拒絕保釋並下令還柙至明年4月,惹來國際社會關注。其中美國《華爾街日報》對黎智英被捕一事,以「黎智英,中國的謊言」為題發表社評,形容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推動民主便足以讓人成為罪犯,又批評當權者把租賃糾紛刑事化是打擊政敵。
《華爾街日報》社評形容,黎智英今次被起訴,是中國發出明確信息:「如果你在世界任何一處反對我們,我們也將摧毀你。」文章提到,黎智英本身被指控的串謀欺詐,跟他面對的其他指控相比並不是嚴重罪行,特別在國家安全層面,但指控顯然是企圖在審訊前對他個人作出污衊。
包括黃之鋒等民主人士被監禁等一連串事件在內,《華爾街日報》相信總統當選人拜登正在關注事件。社評認為,華府應該考慮把制裁名單進一步擴大,並重新檢視香港司法系統。假如政敵的租賃糾紛可以被當權者刑事化追究,華府有必要建議美國法院不再把香港的合約視為可靠。
社論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前正施壓全世界去接受有關武漢肺炎起源、新疆維吾爾人的謊言,而中國目前正因為黎智英和黃之鋒等人支持民主,把他們列為罪犯,即使真相未必可以讓他們即時重獲自由,但缺乏道德信譽會成為中國政權的最大弱點,而美國任何中國政策的起點都必須建基於拒絕接受中國謊言。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道時指出,事件加劇各界憂慮當局利用備受爭議的港版國安法,向民主人士和傳媒展開新一輪打擊行動。
香港監察發起人羅哲斯在聲明中提到,針對黎智英的政治檢控不符正當程序及法治,審理案件的法官亦被指由林鄭月娥選擇,「北京正動用經濟脅迫及訴訟去切斷民主運動的資金,並威嚇他們保持沉默。國際社會必須發聲譴責北京最近打壓香港民主運動的所為,並實施馬格尼茨基法案作針對性的制裁措施,制裁香港和中國政府官員,這些官員參與破壞香港的自治、法治以及生活方式的破壞」。
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Alton)指,今次針對黎智英的行動與「史太林和毛澤東的劇本一樣:拘留、逮捕、恐嚇、威脅、非法法庭。囚禁社運人士及拘留黎智英,不會阻止民眾相信香港的民主,反而揭露了另一方的真實面貌」。多次就香港議題發聲的美國共和黨海外事務組織副主席俞懷松(Solomon Yue)形容黎智英被拒保釋一事是「歪理」。
不少網民亦在Twitter等社交平台,用上「#FreeJimmyLai」的標籤發起要求釋放黎智英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