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焦 …… 焦、焦、焦 ……」
「醫生,你打機?」
「我表面是打機,其實在思索做人的道理。」
「明明是電玩遊戲,甚麼做人道理?」
「何止做人道理,更有做醫生的道理。」
「明白了,你玩的定是醫學實況SLG遊戲,模擬急症現場,由玩家下達指令搶險救急,消遣之餘更可順道增進醫學知識和應變能力,實在是不錯的練習啊。」
「傻的嗎?如果玩SLG便能磨練醫術,那麼打FTG格鬥遊戲豈不就會成為武林高手? 然而我們做醫生的,其實有點像RPG角色扮演,面對病人固然要嚴謹履行醫者的責任,公餘進修提升SP亦是為了輔助日常職務。此外假使仍有空閒,我們也得稍稍從角色抽離,進行點非關醫務的細藝,況且醫生也是常人,百無聊賴打打電玩有甚麼稀奇?別開口埋口也硬要扯上醫學好嗎?」
「醫生,你打的好像是STG射擊遊戲《太空侵略者》。」
「沒錯,對付外星侵略者,保衞地球,猶如醫生對抗病魔,守護患者。」
「肉麻唷!但請你繼續。」
「射擊遊戲目的是過關,而且一關比一關困難,所以玩家必須將武器和戰機不斷升級。正如行醫,不論那個崗位,也要透過進修和不斷累積EXP經驗值,才能與時並進應付難度更高的病症。再者,儘管已power-up佔了上風,只要偶一不慎被擊中也可立即致命,因此醫生處理病患要時刻打醒十二分精神,以免出現無法彌補的失誤。」
「但電玩中的敵方會一波接着一波無休止地向你施襲,故此game-over只是時間問題,這可否解讀為不論行醫抑或人生,終歸也是一場無法取勝的比賽?」
「對,即使能全程掃平嘍囉,守尾關也必然是實力強橫及遠超玩家的終極大佬。現實亦不外乎如此,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身為醫生,我們只能在病患生與死的夾縫中游走,跟明知不可抗的對抗 ……」
「夠了夠了,打機就打機啦,扮晒睿智咁,不是一早說好非關醫學的嗎?」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