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識科殺科後,不再依照文憑試評級模式。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死撐改動不足以影響文憑試國際認受性,但與英國大學聯招(UCAS)作分數參照恐有變。有升學顧問直指改動令英國部份院校不再參考通識科成績,對文憑試感觀亦會「打折扣」。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表示,新科或用「達標/不達標」作為評級,而非早前提到的「及格/不及格」,亦補鑊稱不排除會再在其上加多一個等級,反映考生的優異表現。但教育局初步認為分達標與否,已「對考生能力已有足夠表述」。
楊死撐文憑試已經過十年國際認證,今次「並非設置全新科目」,相信不足以影響文憑試國際認受性,但承認該科日後能否與英國大學聯招(UCAS)作分數參照仍須與有關方面商討。
升學顧問中心英識教育執行總監陳思銘表示,自教育局宣佈改變評分準則,上周末已收到逾百宗家長電話查詢海外升學。他指英國的華威大學、愛丁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會要求修讀文學、政治、經濟學科的學生在文憑試通識科取得3或4級成績,以審視學生是否具批判思考。若評分改變,相關大學亦無所適從:「得返pass同fail,人哋點評呢?好大機會人哋直頭唔會睇你Liberal Studies……對DSE感觀會打咗折扣。」
對於楊指會新增「優異」評級,陳思銘認為意義不大,「如果人哋都唔睇你Liberal Studies,或者睇你weighting好低,你攞distinction有咩意思?」
本身是通識科教師的教協副會長田方澤認為,無論改變後是分兩級還是三級,大家對通識科的重視程度已完全改變,亦無法理解改變評級模式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