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享單車、P2P網貸到長租公寓,內地近年屢創網絡時代的經濟神話,着眼點放在如何吸納資金,然而這些新經濟模式,最後均因資金鏈斷裂而爆煲收場。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中央刺激經濟放手民間「創新」,卻沒有適切監管,等到亂局才以行政措施插手,做成「放」之後「亂」,接着「收」最後「死」的惡性循環。
事實上,互聯網技術創新已深入日常,結合更多社會資源,但當網絡經濟過度冒險,佔用押金、租金貸等金融工具進行業務擴張,隨時引爆危機。劉銳紹表示,中國力谷經濟時,常放手民間創新,但無配套及監管,等到亂局出現才插手監管:「好似以前炒房地產,房地產出現爆破,然後炒股,啲人無錢炒股,於是出現P2P借錢,後來政府又禁。」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回覆本報時指,事件有機會變成大型社會事件,更有可能演變成政治事件。他又指,政府監管要與時並進,不能太守舊,否則增添政策風險。值得一提的是,蛋殼創辦人是80後北京人高靖,曾在百度等多間互聯網公司工作,2015年創辦蛋殼公寓,身家曾達20億人民幣(約23億港元)。蛋殼爆煲後,高今年6月被帶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