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往績佳 食髓知味

新股往績佳 食髓知味

【本報訊】IPO近月泛起估值「愛鬥大」的現象,以即將掛牌的京東健康(6618)為例,上市市值較8月傳聞的估值多出逾兩倍,正在招股的和鉑醫藥(2142)及泡泡瑪特(9992),同樣較早前的上市前投資者的估值均見顯著提升。新股放膽高估值上市,與投資者在較早前的IPO嚐得甜頭息息相關。

資金氾濫 優質資產稀缺

以9月上市的農夫山泉(9633)為例,雖然其估值高昂,首日掛牌仍升逾50%,何況年初至農夫山泉上市期間,還有許多生科股等IPO令新股投資者連番「食肉」,衍生的財富效應驚人。有往績可循,加上香港抽新股門檻極低,引來大量本地及內地資金追逐,新股自然放心提高估值,增加集資額。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優質資產稀缺。在近來上市的新股中,估值較佳通常都是圍繞科技、生物醫藥股,這類股份由於疫情催化了增長潛力,令其表現遠勝於預期,加上內地科創板開板,更刺激了資金流入,同類股份估值亦飆升,導致投資者、負責上市的投行及上市公司方面,對估值一加再加。

第三個原因與環球資金格局有關,由於疫情影響,多國採取量化寬鬆,其中美國持續多管齊下,包括減息至接近零水平等,令聯儲局資產負債表劇增至6.7萬億美元,較3月未實施量化寬鬆前的4.2萬億美元,劇增約六成或20萬億元,令資產價值膨脹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