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不是裁員,是新聞部清洗大行動。有線電視員工平均薪酬是27,900元,裁走100人等如一個月節省約280萬,但空降四位負責「整改」的高層陳興昌、李臻、許方輝及謝麗娜,至少也多支出40萬,實則慳返唔夠240萬,相對1.7億元虧損,乃杯水車薪,更奇怪是為了節省這240萬而不惜打碎自己搵食招牌,毀壞商譽。這種開源節流手法,形同自殺,實在罕見。因為有線沒有英超直播之後,留低的付費客戶是為了看24小時新聞台,沒有其他。而有線不少消費者是對無綫新聞染紅不滿,所以今次清洗,勢必觸發大規模cut台行動變成攬炒。
其實,有線股東除邱達昌之外,還有鄭家純,他們當時買有線這一間長期虧損的企業,是政治性收購,猶如過去多年亞視模式。不要再說甚麼疫症寒冬裁員了,真正原因是借疫症之名清洗新聞台員工。這也解釋了四位高層直接制訂裁員名單毋須經過每組主管去交人,因為管理層早已有一份清洗名單:中國組及刺針兩大眼中釘,所以連炒人過程也充滿「整改」味道。如果屬於重整架構,必須engage原有骨幹參與,大家訂下共同目標而作出短期犧牲,斷不會用如此粗暴方式。
在爆大鑊的同時,《蘋果日報》收到李臻早前專訪特首林鄭月娥時未有播出街的一段片段,反映李臻作為新聞部員工的「作用」。林鄭與李臻在訪問的過場位交談,帶少許不屑地批評他的訪問技巧:「你問得咁Mild(溫和)嘅?」然後側頭未有直視。李臻聞言回應時則尷尬地笑:「嘻嘻,嚟緊第二節就會……嚟緊第二節就會(問)硬淨啲架喇,嘻嘻。」林鄭隨即回應:「唔怪得之我新聞秘書話,(有線)好合作,好合作,好配合,好配合。」我看了又看,這是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態度嗎?這根本就是香港新聞之恥。連林鄭及其新聞官也認證了有線乃「官媒取態好配合」,這是最後一根稻草,叫大家去cut台。喂!《大公報》係免費派發嘅,你如果已被認證係「官媒系」,憑甚麼叫人畀錢睇呢?
老闆們忘記了自己經營的是收費新聞台,消費者才是老闆,他們還以為自己run緊ATV,可以隨時用來「對沖」其他生意利益,做keeper討好權貴。當閣下盤生意變成「官媒」,其實沒有甚麼選擇了,只有死路一條。宣傳機器是由政府資助,天經地義,但如果這是一盤生意,則作別論。甘心做喉舌,就可以得到國家隊支持,ATV早就唔會執笠啦!還是吳光正聰明,見時勢唔對,立即出售切割,全身而退。而下一個走上有線後塵的,會是誰呢?Today Cable,Tomorrow Now。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