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雄佈雷 通識可論反修例「不得引致錯解」

楊潤雄佈雷 
通識可論反修例「不得引致錯解」

【本報訊】高中通識科成政府敗政代罪羔羊慘被殺科,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及,新的課程將加入國家安全教育內容,教師亦可討論反修例爭議和雨傘運動等議題,惟警告不可讓學生有「錯誤的理解」。有通識科老師斥當局此舉偽善,憂慮即使講述兩方不同意見,亦會遭政府斷章取義釘牌,估計老師日後只會按教科書「依書直說」。

楊潤雄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表示,通識科加入國家安全教育內容「貫穿整個課程架構」,方向是「循着《憲法》、《基本法》教育、國民教育形式去做,建立國民身份認同,然後講解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楊又聲稱課堂仍可討論反修例爭議和雨傘運動等議題,但不能讓學生有「錯誤的理解」,要讓學生明白守法的重要性和「明白香港的憲制地位及與國家的關係」。楊又稱現階段不打算將國安教育獨立成科,正研究會否參考《基本法》教育設課時要求。

教師斥借通識殼作政治教育

當局突然對反修例運動等敏感議題「開綠燈」,任教通識科逾十年的郭老師認為楊的言論模稜兩可,甚為偽善:「你做咗場大龍鳳出嚟,突然又話可以講,無close道門,邊個會相信?你不如索性話唔好討論,因為學生心智未成熟,所以老師唔好講啦。仲要呃人做乜?」

郭老師憂慮討論社會議題時,即使教師將兩方面的意見都講解,亦會遭秋後算賬:「若然我正反意見都講,但有啲人覺得你講咗一邊佢唔鍾意嘅,佢只會啄住你嗰邊。」她直言日後九成教師會盡量避開有關話題,「你唔知乜嘢先叫做佢允許嘅討論方式。」即使要講解,亦只會按教科書內容依書直說,料學校考試亦不會觸及相關內容。

對於楊潤雄指討論爭議課題時不能讓學生有「錯誤理解」,本身是通識科教師的教協副會長田方澤質疑若正確和錯誤均由官方界定,只灌輸「官方定義的正確」是違反通識科呈現不同觀點的精神,「好明顯係政治教育」。田方澤擔心,過去社會憂慮的單向灌輸式國民教育,將會「借通識個殼」暗渡陳倉,指教育局一方面聲稱通識科課程太多要減半,另一方面又「塞嘢落去」邏輯上是站不住腳,指學校本身亦有公民教育的空間,國安教育可透過周會和講座等方式進行,「點解要喺通識科做?」

教局早前公佈通識科課程和課時將減半,楊潤雄承認是「大手術」,認為可讓學生多修一個選修科,受影響教師可轉教其他科目,強調教席不會縮減,學校有經驗和方法處理人手調用問題。他指要待課程發展議會的專責委員會確立新課綱,才能展開教師培訓、編寫教科書、設計考評框架等工作,需時多久視乎情況,強調要盡快落實,但並非鐵定明年九月開始逐級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