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彭博報道,許多澳門賭場營運商過去多月遭澳門監管機構聯繫,研究用數碼人幣買籌碼的可行性,令部份賭場中介憂慮已經淡薄的生意再受打擊,有意關門大吉;事件觸動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神經,昨晚出公告澄清,有媒體指當局與幸運博彩承批公司探討在博彩娛樂場內使用數字化人民幣,屬不實報道。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濠賭界以港元為籌碼計價,惟澳門當局近月與業界探討用數碼人幣的可行性;有關討論雖仍在初期階段,但已在業內引起很大衝擊,尤其俗稱「叠馬仔」的博彩中介人,有意關門。叠馬仔不單為賭客提供包括交通、住宿、餐飲等一條龍服務,並有高利貸轉介等服務,是賭場用作招攬客人的重要角色。
報道分析,在賭場引入數碼人幣,意味高賭注的中國賭客毋須將人幣兌換成港元,就可下大賭注,從而淡化中介人借貸角色;並令內地賭客的現金流動透明度提高,減低清洗黑錢或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風險。在報道刊出的同日傍晚,澳門當局澄清有關說法不實;彭博則指,當局並未詳細說明消息如何不屬實。
至於業界被指易涉洗黑錢的環節,有指是叠碼仔有時向內地賭客銷售「泥碼」;泥碼雖無法兌換成現金,但可在賭場中用作落注,勝出時可取得能兌換成現金的正規籌碼,效果是內地賭客在內地以人幣向叠碼仔付款,但在境外把正規籌碼換成現金,達成洗錢及資金轉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