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強積金制度推出20年,退休金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香港精算學會推算至2040年,規模將上升3倍至4萬億元,屆時每名打工仔平均賬戶結餘將有140萬元。
香港精算學會發表《2020-2040年強積金市場規模預測》研究報告,推測2040年的強積金市場規模將達3.6至4.1萬億元,差不多是2019年的4倍;2027年前後將達2萬億元,2037年前可望達至3萬億元。
該研究預計,在2040年之前,每名強積金成員平均賬戶結餘將接近140萬元,這項統計是包括不同階段開始供款的打工仔。若平均每月供款1,700元、平均淨回報率4%,一名20歲的男子於65歲退休時,其強積金戶口價值可達250萬元,報告並建議,其時他可買入香港按揭證券公司年金,每月獲取14,500元。
本報計算通脹如何影響投資現值因素,若按上述打工仔供款方式,通脹率為0%,當然實際價值不變,惟若未來45年通脹率為2%,該筆錢現值僅約104萬元;若通脹3%,則現值僅66萬元,屆時應付退休所需料出現困難。
香港精算學會退休金及僱員權益委員會主席李浩邦稱,每人退休需求不一樣,目標退休結餘額因人而異。繳費水平、繳費年限和投資回報率都會影響最終結餘,應儘早開始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