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新聞裁員事件,實在該寫進香港,不,該寫進世界新聞史內。正常裁員,不是裁掉人工過高,就是能力太低的員工,但有線「膠層」卻好像鬼上身,反其道而行:攝影最好的,裁;剪片最快的,裁;王牌節目《新聞刺針》更連根拔起,組內員工一個不留。
如此倒行逆施,汰強留弱,盲都看得出是政治原因。當良幣被驅逐,刺針被拔除,有線就跟無綫沒有分別 ,一樣都姓黨了。儘管明知這一天會來臨,但事件鬧得這樣大,賣相這樣醜,實在不得不多謝三位膠層。
網上流傳一段影片,看見有線員工向三個膠層質詢,要求他們解釋裁員的準則,膠層當然詞窮理屈,有人更老羞成怒,指員工如同「爛仔講數」。這三個膠層,每位都獨當一面,值得我鄭重把他們的名字記下,留待他日作為史料。
一個是有線新聞總監陳興昌,他平生的最大成就,是在亞視新聞誤報江澤民死訊。第二個是有線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經理許方輝,他平生最輝煌的事蹟,是背妻偷食新聞小花。最後一個是有線新聞總監李臻,本來我對他無甚印象,但最近李臻和林鄭月娥做訪問,堪稱一炮而紅,這項成就也的確非同小可。
須知道鄭市長公務繁忙,秒秒鐘幾百萬上落,連丈夫林生也不瞅不睬,現在居然跟李臻談笑風生,做記者做到佢咁,都算代表作囉。兩人流出的對話,也實在令市民刻骨銘心, 只見鄭市長眉開眼笑,滿臉春風的說:「你問得咁mild嘅?」李臻答:「嘻嘻,嚟緊第二節就會……嚟緊第二節就會硬淨啲㗎喇,嘻嘻。」市長聞言,雙眼即眯成一線,含笑道:「唔怪得之我新聞秘書話,𠺪!好合作,好合作,好配合,好配合。」如果李臻這時能接一句:「eeeeee,娥娥我不想努力了!」那就perfect。
古代史官也肩負現代記者的責任——沒有新聞,哪有史料?——所以晉董狐和齊太史的直筆,也就是記者的典範。但如果良史都被趕盡殺絕,那又如何是好?這時候,記錄真相就成了所有人的義務。我有感於此,作小詩一首以記:「萬馬齊喑感妖氛,董狐擯逐蕙芝焚。嗣書崔逆無南史,眾口銷金舉世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