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米(1810)昨日宣佈配股、發可換股債券的詳情,共集資39.49億美元(約306億港元)。同時傳出小米訂購大量手機零部件,超過iPhone的年均出貨量,估計集資是為擴大市佔率。大幅配股攤薄股權,小米一度大瀉逾一成,而配股潮殺到,投資者氣氛轉趨審慎,多隻科技股借勢回吐,科技指數跌1.7%。
小米昨早停牌,公佈集資詳情,小米以23.7元配售10億股股份,較周二收市價每股26.15元折讓約9.4%,相當於配售後已發行股本約4%及投票權約1.5%,認購股份總值為30.6億美元。
2027年到期的可換股債券初步換股價為每股36.74元,較周二收市價溢價約40.5%,如獲悉數轉換,轉換為1.8億股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約0.7%及投票權約0.3%。
整體集資額達306億元,為2018年中小米上市集資金額的63.5%。料雷軍的持股由27.6%攤薄至26.3%;其他股東持股由72.4%攤薄至69%;承配人及債券持有人分別持3.9%及0.7%。復牌後小米一度急挫逾一成,收市跌幅收窄,報24.3元,跌7.075%,惟錄得高達30.66億元之北水淨流入。
另外,消息傳出小米與供應商預訂多達2.4億部智能手機的零部件,較小米2019年全年總出貨量1.26億增加近倍,亦超逾現時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三的蘋果。公司內部更訂立全年要賣3萬部智能手機,即與「一哥」三星於2019年的出貨量睇齊。
小米以外,其他科技股包括騰訊(700)、美團(3690)、阿里(9988)亦股價見紅,恒生科指收7848點,跌137點或1.7%。
而市場憂配股潮殺到,比亞迪(1211)、龍湖(960)等中資接連大規模配股,加上康方生物(9926)、百濟神州(6160)遭主要股東減持,令市場擔心臨近年尾,中資「割韭菜」,影響大市氣氛,恒指昨日跌35點,41%股份上升,59%下跌。
比亞迪向內地證監會提交新增發行H股,料最大規模佔整體H股的20%,最多集資338億元。昨日股價跌近8%,連帶其他汽車股吉利(175)、長汽(2333)齊跌約4%。
另一隻配售的為龍湖,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1億股,配售價47元較公佈前收市價折讓7.48%,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1.65%,當中一半來自公司主席吳亞軍旗下公司Charm Talent,變相減持。交易完成後,Charm Talent持股由43.91%降至42.72%。昨日股價大跌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