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就是真理? - 古德明

多數就是真理? - 古德明

十一月十二日,立法會民主派議員宣布全體辭職,譏誚者或說他們早應聽取「多數民意」,掛冠明志。其實「多數民意」未必就是真理。

清朝末年,梁啟超認為民智未開,憲政未立,貿貿然推翻君主制度,將成民族浩劫,一九零一年發表《立憲法議》一文說:「立憲法者,必民智稍開而後能行之。日本維新在明治初元,而憲法實施在二十年後,此其證也。」民國初年,他又反對共產主義,認為中共所謂無產階級應正名為「無業階級」,一九二五年發表《無產階級與無業階級》一文說:「什麼是無業階級?如闊官、闊軍人、政黨領袖及黨員、地方土棍、強盜(穿軍營制服的包在內)及其他貪吃懶做的各種人等……無業階級的人臉皮真厚,手段也真麻俐,隨時可以自行代表某部分人民。路易十四世說『朕即國家』,他們說『我即國民』。」

當時攻訐梁啟超不遺餘力者,是無德無識無勇無謀的孫文。清朝末年,他鼓吹「革命」,更以狹隘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號召,於是革命思想遍傳九州,但是,民國初年,他根本無力駕馭局勢,就實行「聯俄容共」,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四日致書日本政客犬養毅云:「夫蘇維主義者,即孔子之所謂大同也。露國(俄國)立國之主義,不過如此而已,有何可畏?」而共產主義一九三零、四零年代終於風靡中國,完全壓倒了梁啟超的聲音。但真理是在孫文的多數人還是梁啟超的少數人那一邊?

我多年來幾乎是孤軍作戰,力闢所謂本土派,甘為萬矢之的,豈有他哉,心所謂危,不得不言也。